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之争 | 第6-13页 |
(一) 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争论 | 第6-9页 |
(二) 两极汇率制与中间汇率制的争论 | 第9-13页 |
二、各国汇率制度比较研究及汇率制度依存因素分析 | 第13-19页 |
(一) 经济结构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 | 第14-15页 |
(二) 其他因素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 | 第15-17页 |
(三) 各种汇率制度久期及进退次数比较 | 第17-19页 |
三、我国的汇率制度变迁过程回顾 | 第19-23页 |
四、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背景分析 | 第23-27页 |
(一) 改革之前的汇率制度特点 | 第23-25页 |
(二) 当时的国际环境 | 第25-26页 |
(三) 当时人民币汇率在国际上面临的升值压力 | 第26-27页 |
五、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特点 | 第27-29页 |
(一)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原则 | 第27页 |
(二) 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特点 | 第27-29页 |
六、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路径的思考及改革评析 | 第29-38页 |
(一) 把重归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作为改革的根本 | 第29-34页 |
(二) 在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前提下以市场化作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大方向 | 第34-36页 |
(三) 科学确定人民币汇率水平 | 第36-38页 |
七、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任重道远 | 第38-41页 |
(一) 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将是今后改革的方向 | 第38页 |
(二) 参考一篮子货币不是长久之计 | 第38-39页 |
(三) 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还需具体落实 | 第39页 |
(四) 进一步完善做市商制度 | 第39页 |
(五) 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有待加强 | 第39-40页 |
(六) 宏观调控应少使用行政手段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45-46页 |
王洪伟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6-4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