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各类型土与地基论文

低液限粉土的特性与压实技术研究

原创性声明第2页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第2-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1.1 国外对粉性土填筑路基的压实研究状况第11-12页
        1.1.2 国内粉土填筑路基的压实研究状况第12-15页
    1.2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第15-16页
    1.3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二章 粉性土的特性及压实机理第17-32页
    2.1 粉性土的组成特性第17-19页
        2.1.1 土的成型剖面第17页
        2.1.2 土的物质组成特点第17-19页
    2.2 室内击实试验研究第19-27页
        2.2.1 不同土质(粉土、粘土)的物性指标与颗分特点第19-20页
        2.2.2 室内击实成果分析第20-23页
        2.2.3 击实功对粉土压实的影响第23-26页
            2.2.3.1 不同压实度时的孔隙比e、空气体积率Va、饱和度Sr对比第23-25页
            2.2.3.2 孔隙比e、空气体积率Va、饱和度Sr随击实功的变化第25-26页
        2.2.4 级配与击实功对压实性能的影响第26-27页
    2.3 粉性土的压缩性能第27-28页
    2.4 粉土的功能响应第28-31页
        2.4.1 粉性土的自振频率第29-30页
        2.4.2 粉性土的共振频率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粉性土现场碾压试验研究第32-53页
    3.1 路基的压实理论及标准第32-37页
        3.1.1 粉土现场碾压机理分析第32-34页
        3.1.2 国外路基的压实理论及标准概况第34-37页
    3.2 粉性土现场碾压第37-49页
        3.2.1 现场试验概况第37-41页
        3.2.2 粉性土现场碾压存在的问题第41页
        3.2.3 不同碾压工艺组合下测试数据对比与分析第41-48页
            3.2.3.1 静压-大振幅(强振)工艺组合第42-44页
            3.2.3.2 静压-弱振-强振变幅碾压工艺组合第44-45页
            3.2.3.3 静压-弱振的压实工艺组合第45-46页
            3.2.3.4 静压-大振与小振各两遍的工艺组合第46页
            3.2.3.5 车速对压实效果的影响第46-48页
        3.2.4 推荐的压实工艺第48-49页
    3.3 压实质量控制指标讨论第49-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粉性土路基的强度特性第53-66页
    4.1 土基回弹模量E_0第53-60页
        4.1.1 不同压实度区土基回弹模量第54-58页
        4.1.2 室内关于回弹模量E_0的讨论第58-60页
    4.2 粉性土路基的现场CBR值第60-65页
        4.2.1 土基现场CBR试验第60-61页
        4.2.2 各压实度区CBR值第61-63页
        4.2.3 室内和现场CBR值的讨论第63-65页
    4.3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粉性土水冲法填筑路基的讨论第66-73页
    5.1 室内粉土饱水振动试验第66-68页
    5.2 经过雨季后的路基强度第68-72页
    5.3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73-76页
    6.1 全文结论第73-75页
    6.2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致谢第80-81页
学位论立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下一篇: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