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制造工艺论文--计算机集成制造论文

CIMS环境下的制造自动化系统(CIMS/MAS)中的动态监控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1 绪论第8-12页
    1.1 制造自动化的发展历程第8-9页
    1.2 现代自动化制造系统中动态监控(Dynamic Monitoring & Control)第9-10页
    1.3 CIMS环境下的制造自动化系统(CIMS/MAS)中的动态监控第10页
    1.4 论文的课题来源第10-11页
    1.5 论文内容的展开第11-12页
2 CIMS/MAS中的DMC的理论基础第12-24页
    2.1 自动化加工系统中的DMC的系统组成第12-13页
    2.2 统计特征值计算,相关分析及频谱分析第13-14页
    2.3 基于系统辨识的DMC理论分析第14-15页
    2.4 系统辨识——系统信号建模第15-17页
    2.5 建模后分析第17-21页
        2.5.1 系统预报第18-19页
        2.5.2 系统稳定性分析第19-20页
        2.5.3 模态分析第20页
        2.5.4 输出信号的自相关分析第20页
        2.5.5 信号自功率谱分析第20-21页
    2.6 多输入多输出复杂系统(MIMO)识别——人工神经网络(ANN)第21-22页
    2.7 基于时序模型的模式识别第22-24页
3 动态监控技术(DMC)在自动化加工系统中的应用第24-34页
    3.1 机床运动误差源的频谱分析第24-26页
    3.2 机床加工误差的自适应预报补偿控制第26-27页
    3.3 刀具磨损状态的模式识别研究第27-29页
    3.4 加工过程的参数识别与在线控制第29-30页
    3.5 批量制造中的工序质量控制与预报第30-31页
    3.6 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第31-32页
    3.7 加工表面形貌识别(CEST)第32-33页
    3.8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ANN)在DMC中的应用第33-34页
4 动态信号分析软件设计第34-50页
    4.1 概述第34页
    4.2 基于时序建模及建模后分析的动态信号分析(DSA)系统软件设计第34-36页
        4.2.1 软件设计流程第34页
        4.2.2 DSA系统软件组成及开发环境第34-36页
    4.3 采样及数据预处理模块第36-38页
    4.4 时序建模模块第38-45页
        4.4.1 时序建模流程第38页
        4.4.2 模型结构选择第38-39页
        4.4.3 AR(n)模型参数估计第39-42页
        4.4.4 ARMA(n,m)模型参数估计第42-43页
        4.4.5 模型适合性检验第43-45页
    4.5 建模后分析第45-50页
        4.5.1 格林函数第45-46页
        4.5.2 系统稳定性分析第46-47页
        4.5.3 系统预报第47页
        4.5.4 模态参数ξ,ω_n计算第47-48页
        4.5.5 输出信号的自协方差第48页
        4.5.6 自功率谱密度函数第48-50页
5 XK—516数控铣床工作台运动误差源分析及运动误差自适应补偿控制第50-65页
    5.1 概述第50页
    5.2 实验系统硬件电路第50-52页
    5.3 工作台数控及采样程序设计第52-53页
    5.4 工作台运动误差建模及误差源分析第53-56页
    5.5 数控机床工作台运动误差自适应补偿控制第56-65页
        5.5.1 两种自适应控制系统第56-59页
        5.5.2 XK—516数控铣床工作台运动最小方差自适应补偿控制系统仿真研究第59-65页
6 开放式数控系统第65-70页
    6.1 概述第65-66页
    6.2 开放式数控加工系统的体系结构第66-67页
    6.3 前、后台方式的操作与控制系统方案第67-68页
    6.4 动态监控系统与DNC的集成第68-70页
结论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独创性声明第75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mproving Translation Teaching from a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vism
下一篇:细木工板理化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