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Lamb 波结构健康监测方法 | 第9-11页 |
1.2.1 Lamb 波简介 | 第9-10页 |
1.2.2 Lamb 波结构健康监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时间反转方法 | 第11-13页 |
1.3.1 时间反转法简介 | 第11-12页 |
1.3.2 时间反转法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Lamb 波基本理论及时间反转聚焦原理 | 第14-30页 |
2.1 Lamb 波基本理论 | 第14-24页 |
2.1.1 Lamb 波频散方程 | 第14-17页 |
2.1.2 Lamb 波传播特性 | 第17-21页 |
2.1.3 Lamb 波检测原理 | 第21-24页 |
2.2 时间反转在 Lamb 波领域的应用 | 第24-28页 |
2.2.1 Lamb 波时间反转聚焦过程分析 | 第24-27页 |
2.2.2 时间反转聚焦性能评价指标 | 第27-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板结构中 Lamb 波传播的数值模拟 | 第30-54页 |
3.1 Lamb 波传播的建模方法 | 第30-33页 |
3.1.1 Lamb 波传播模型的创建方法 | 第30-31页 |
3.1.2 模型的精确性与稳定性条件 | 第31-32页 |
3.1.3 激励信号的选取原则 | 第32-33页 |
3.2 Lamb 波不同激发模式的数值仿真 | 第33-37页 |
3.2.1 数值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3.2.2 模型中激励与传感元件的模拟 | 第34-35页 |
3.2.3 不同激励方式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3.3 损伤导致 Lamb 波模式转换的数值模拟 | 第37-41页 |
3.3.1 损伤导致的 Lamb 波模式转换 | 第37页 |
3.3.2 裂缝损伤的铝板模型 | 第37-38页 |
3.3.3 Lamb 波模式转换分析 | 第38-41页 |
3.4 无损伤基准下的 Lamb 波损伤检测 | 第41-45页 |
3.4.1 铝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3.4.2 Lamb 波在铝板模型中传播过程 | 第42-43页 |
3.4.3 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3.5 Lamb 波时间反转无基准损伤检测 | 第45-52页 |
3.5.1 无基准损伤信息提取 | 第45-47页 |
3.5.2 无基准 Lamb 波时间反转损伤仿真分析 | 第47-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4 板结构中 Lamb 波时反聚焦性研究 | 第54-76页 |
4.1 Lamb 波时间反转法在各向同性铝板中的应用研究 | 第54-64页 |
4.1.1 铝板中 Lamb 波传播模型 | 第54-55页 |
4.1.2 Lamb 波传播的相速度和群速度验证 | 第55-56页 |
4.1.3 铝板中 Lamb 波时间反转过程 | 第56-58页 |
4.1.4 传感路径距离对时间反转方法影响 | 第58-61页 |
4.1.5 Lamb 波在铝板缺陷检测中的聚焦性能 | 第61-64页 |
4.2 Lamb 时间反转法在各向异性复合层合板中的应用研究 | 第64-73页 |
4.2.1 复合层合板有限元模型 | 第64-66页 |
4.2.2 Lamb 波传播的相速度和群速度验证 | 第66-67页 |
4.2.3 Lamb 波幅值与其传播距离的关系 | 第67-69页 |
4.2.4 Lamb 波激励频率对时间反转方法的影响 | 第69-71页 |
4.2.5 Lamb 波在复合层合板缺陷检测中的聚焦性能 | 第71-7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6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附录 | 第86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6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