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

不纯正不作为犯之正当性研究--以寻求正当的刑事个案裁判为视角

目 录第6-8页
前 言第8-10页
第一部分 不纯正不作为犯之个案裁判的正当性第10-19页
    一、 不纯正不作为犯之个案裁判的正当性要求第10-13页
    二、 不纯正不作为犯之个案裁判的正当性是否可能第13-14页
    三、 如何寻求不纯正不作为犯之个案裁判的正当性第14-17页
    四、 寻求正当的刑事个案裁判对刑法学研究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启发第17-19页
第二部分 作为义务根据与罪质上的等价值性判断第19-40页
    一、 作为义务根据第19-32页
        (一) 作为义务的实质根据第20-25页
            1 从法律理念上把握作为义务的实质根据--保护法益第21-22页
            2 从存在论上把握作为义务的实质根据--不作为人与受害人或危险源之间的独特关系第22-24页
            3 作为义务实质根据的综合把握第24-25页
        (二) 作为义务的形式根据第25-32页
            1 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第25-26页
            2 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作为义务第26-27页
            3 行为人的法律地位或法律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第27-28页
            4 先行行为能否引起刑法上的作为义务?第28-30页
            5 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能否要求履行特定的刑法义务?第30-32页
    二、 罪质上的等价值性判断第32-40页
        (一) 不作为是否可能与作为等价第33-34页
        (二) 从法律理念上把握罪质上的等价值性判断第34-35页
        (三) 从存在构造上把握罪质上的等价值性判断第35-40页
            1 法益受损的样态第35页
            2 作为义务的强弱程度第35-37页
            3 不作为的具体样态第37页
            4 行为人的罪过第37-39页
            5 其他特别事实第39-40页
第三部分 结论--宋福祥案的再检讨第40-44页
    一、 内部证成上的疑问第40-41页
    二、 外部证成上的疑问第41-44页
        (一) 宋福祥是否负有特定义务?第41-42页
        (二) 适用故意杀人罪的规定是否正当?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工厂多目的地的供应链生产计划研究
下一篇:论法的形式与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