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中共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研究(1921-1924)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引言第10-16页
    (一) 选题意义第10-11页
    (二) 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三)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第14-15页
    (四) 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一、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的建立的背景第16-19页
    (一) 区位条件第16页
    (二) 政治基础第16-17页
    (三) 经济基础第17-18页
    (四) 思想基础第18-19页
二、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的建立过程及组织架构第19-27页
    (一) 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的建立过程第19-22页
        1. 开办识字班、平民夜校第19-20页
        2. 成立农民协会第20-21页
        3. 建立党组织第21-22页
    (二) 第一任党支部班子成员第22-25页
        1. 书记第22-23页
        2. 组织委员第23-25页
        3. 宣传委员第25页
    (三) 党支部的议事规则办法第25-27页
        1. 班子成员产生办法第25-26页
        2. 会议制度第26页
        3. 议事制度第26-27页
三、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的主要活动及特点第27-34页
    (一) 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的运行第27-32页
        1. 思想宣传第27页
        2. 组织活动第27-30页
            (1) 长短工增资斗争第28页
            (2) 麦收短工罢市斗争第28页
            (3) 中小学教师增薪斗争第28-29页
            (4) 开办毛巾工厂、帮扶党员第29页
            (5) 开办女子小学第29-30页
        3. 发展组织及党员第30-32页
    (二) 台城村特别党支部运行的特点第32-34页
        1. 思想宣传通俗化、秘密化第32页
        2. 组织活动以经济民生为主第32-33页
        3. 组织发展草根化特点明显第33-34页
四、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第34-40页
    (一) 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的历史意义第34-38页
        1. 为生活在冀中平原的广大劳苦大众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第34-35页
        2. 为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的建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第35-36页
        3. 为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提供了人才的储备第36-38页
        4. 为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的壮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第38页
    (二) 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的现实启示第38-40页
        1. 坚定了广大党员和群众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第38-39页
        2. 增强广大党员和群众的道路、制度和理论自信第39页
        3. 为践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助力第39-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附录第44-47页
后记第47-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班数概念集体活动中教师提问行为的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
下一篇:乐亭县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49-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