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二、可持续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可持续发展文献综述 | 第11页 |
(二)可持续发展内涵综述 | 第11-12页 |
(三)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第12页 |
(四)化学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的概述 | 第14-17页 |
一、可持续发展教育 | 第14-15页 |
(一)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背景研究 | 第14页 |
(二)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进程 | 第14-15页 |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内容和特征 | 第15-17页 |
(一)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 | 第15页 |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 | 第15页 |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特征 | 第15-17页 |
第三章 三套化学教科书中有关可持续发展内容展现 | 第17-30页 |
一、课程标准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 | 第17页 |
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可持续发展内容展现 | 第17-24页 |
(一)从公平性角度展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17-18页 |
(二)从可持续性角度展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18-19页 |
(三)从和谐性角度展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19-22页 |
(四)从需求性角度展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22-23页 |
(五)从高校性角度展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23页 |
(六)从阶跃性角度展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23-24页 |
三、苏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可持续发展内容展现 | 第24-27页 |
(一)从公平性角度展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24-25页 |
(二)从可持续性角度展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25页 |
(三)从和谐性角度展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25-26页 |
(四)从需求性角度展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26页 |
(五)从高效性角度展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26页 |
(六)从阶跃性角度展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26-27页 |
四、鲁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可持续发展内容展现 | 第27-30页 |
(一)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的分析 | 第27-28页 |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的选择 | 第28-30页 |
第四章 三套教科书中可持续发展内容对比研究 | 第30-35页 |
一、三套教科书可持续发展渗透的相似性 | 第30页 |
二、三套教科书可持续发展渗透的差异性 | 第30-35页 |
(一)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可持续发展内容渗透优劣 | 第30-32页 |
(二)苏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可持续发展内容渗透优劣 | 第32-34页 |
(三)鲁苏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可持续发展内容渗透优劣 | 第34-3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5-38页 |
注释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录 | 第43-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