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清中叶对旗地私有化的法律控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清代旗地制度概述 | 第8-18页 |
| 第一节 清代旗地制度的形成基础 | 第8-12页 |
| 一 八旗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第8-9页 |
| 二 八旗制度是旗地制度形成的原因 | 第9-12页 |
| 第二节 清代旗地制度的形成过程 | 第12-16页 |
| 一 清入关前的"计丁授田"法 | 第12-14页 |
| 二 清入关后的圈地法 | 第14-16页 |
| 第三节 清代旗地的形态、性质和特点 | 第16-18页 |
| 一 旗地的形态 | 第16-18页 |
| 二 旗地的性质和特点 | 第18页 |
| 第二章 清朝对旗地的法律保护 | 第18-24页 |
| 一 界定旗地等相关概念 | 第19页 |
| 二 记载各类旗地数量 | 第19页 |
| 三 规定旗地管理措施 | 第19-20页 |
| 四 规定旗地典卖行为 | 第20-22页 |
| 五 规定旗地回赎与拨补 | 第22页 |
| 六 规范旗地租佃关系 | 第22-23页 |
| 七 规定"旗民田房争讼" | 第23页 |
| 八 强制旗民分界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清中叶旗地私有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 第24-35页 |
| 第一节 旗地私有化的主要表现 | 第24-29页 |
| 一 旗地典押 | 第24-25页 |
| 二 旗地买卖 | 第25-26页 |
| 三 旗地回赎 | 第26-29页 |
| 第二节 清代旗地私有化的原因 | 第29-35页 |
| 一 清代对八旗旗丁的限制 | 第29-30页 |
| 二 人口问题 | 第30-32页 |
| 三 生计艰难 | 第32-34页 |
| 四 奢靡生活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清中叶旗地私有化的法律控制 | 第35-39页 |
| 第一节 清朝控制旗地私有化的法律措施 | 第35-38页 |
| 一、设立"八旗公产" | 第35-37页 |
| 二、严厉禁止"旗民交产" | 第37-38页 |
| 第二节 清代旗地私有化法律控制的结果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有关清朝旗地制度的思考 | 第39-43页 |
| 第一节 从旗地所有权变化看八旗制度固有矛盾 | 第39-41页 |
| 第二节 从清朝旗地制度思考法律与社会的关系 | 第41-43页 |
| 结语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