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52页 |
1.1 癌症的发生 | 第14页 |
1.2 PICT-1(protein interacting withcarboxyl terminus 1) | 第14-20页 |
1.2.1 PICT-1 | 第14-15页 |
1.2.2 PICT-1 是一个核仁定位蛋白 | 第15-17页 |
1.2.3 PICT-1 依赖PTEN的抑癌作用及其功能研究。 | 第17-18页 |
1.2.4 PICT-1 和重要核仁功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 第18-20页 |
1.3 核仁 | 第20-27页 |
1.3.1 概述 | 第20-22页 |
1.3.2 核仁与有丝分裂 | 第22-23页 |
1.3.3 核仁与DNA损伤 | 第23-24页 |
1.3.4 核仁形态与肿瘤发生 | 第24页 |
1.3.5 核仁功能的改变引起细胞致瘤性转化 | 第24-25页 |
1.3.6 致瘤性转化引起核仁的改变 | 第25-27页 |
1.4 核糖体 | 第27-36页 |
1.4.1 核糖体概述 | 第27-28页 |
1.4.2 核糖体和细胞周期 | 第28-29页 |
1.4.3 核糖体和DNA损伤 | 第29-30页 |
1.4.4 核糖体与肿瘤 | 第30-32页 |
1.4.5 核糖体生物合成的改变引起细胞的致瘤性转化 | 第32-36页 |
1.5 自噬(Autophagy) | 第36-49页 |
1.5.1 自噬概述 | 第36-38页 |
1.5.2 自噬发生过程的分子机制 | 第38-42页 |
1.5.2.1 自噬体的形成 | 第38-39页 |
1.5.2.2 自噬体成熟过程 | 第39-42页 |
1.5.3 自噬过程的信号调控 | 第42-43页 |
1.5.4 自噬检测方法 | 第43-46页 |
1.5.4.1 形态学方法 | 第43-44页 |
1.5.4.1.1 显微镜观察 | 第43-44页 |
1.5.4.1.2 Monodansylcadaverine(MDC)着色 | 第44页 |
1.5.4.2 Autophagy的特异标志物 | 第44-46页 |
1.5.4.2.1 GFP-LC3定位的改变 | 第44-45页 |
1.5.4.2.2 LC3从LC3-I到LC3-II的转化 | 第45页 |
1.5.4.2.3 P62的表达 | 第45页 |
1.5.4.2.4 Beclin 1 的表达 | 第45-46页 |
1.5.4.3 特异抑制剂 | 第46页 |
1.5.5 自噬的调节 | 第46-47页 |
1.5.6 自噬和人类疾病 | 第47-48页 |
1.5.7 自噬与肿瘤 | 第48-49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49-52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52-62页 |
2.1 所用细胞系和试剂 | 第52页 |
2.2 表达载体 | 第52-53页 |
2.3 仪器设备 | 第53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53-62页 |
2.4.1 细胞复苏 | 第53页 |
2.4.2 细胞冻存 | 第53-54页 |
2.4.3 细胞培养和传代 | 第54页 |
2.4.4 大肠杆菌转化 | 第54页 |
2.4.5 质粒提取与检测 | 第54-55页 |
2.4.6 U251/MCF7肿瘤细胞转染 | 第55页 |
2.4.7 PICT-1 转染细胞自噬活性检测 | 第55页 |
2.4.8 PICT-1 转染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Ⅱ/ LC3-Ⅰ、Beclin和p62检测 | 第55-56页 |
2.4.9 U251细胞增值率检测 | 第56页 |
2.4.10 PICT-1 在U251细胞核仁内的定位 | 第56-57页 |
2.4.11 PICT-1 转染细胞内rDNA转录水平分析 | 第57-58页 |
2.4.12 PICT-1 在核仁内的定位分析 | 第58-59页 |
2.4.13 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 | 第59页 |
2.4.14 免疫共沉淀(Co-IP) | 第59-60页 |
2.4.15 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CHIP) | 第60-61页 |
2.4.16 基因敲除实验 | 第61页 |
2.4.17 DAPI染色细胞凋亡实验 | 第61-62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62-86页 |
3.1 过表达PICT-1 会诱导肿瘤细胞自噬的发生 | 第62-65页 |
3.2 自噬抑制剂对PICT-1 过表达系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65页 |
3.3 PICT-1 在肿瘤细胞中的定位 | 第65-67页 |
3.4 PICT-1 过表达的人乳腺癌系MCF7中LC3-Ⅱ/ LC3-Ⅰ的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 | 第67-68页 |
3.5 PICT-1 部分定位于核仁的纤维中心 | 第68-69页 |
3.6 在肿瘤细胞内过表达PICT-1 对核糖体rDNA转录的影响 | 第69-70页 |
3.7 PICT-1 过表达对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70-72页 |
3.8 PICT-1 绑定到r DNA基因位点且调控PoI Ⅰ的转录活性 | 第72-74页 |
3.9 PICT-1 通过抑制rRNA转录和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诱导自噬发生 | 第74-83页 |
3.10 PICT-1 诱导了独立于P53激活的细胞死亡性的自噬 | 第83-86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86-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10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