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目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0页 |
1.1 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 | 第14-17页 |
1.1.1 干旱胁迫对植物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14页 |
1.1.2 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14-15页 |
1.1.3 干旱胁迫对植物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第15-16页 |
1.1.4 干旱胁迫对植物渗透调节的影响 | 第16-17页 |
1.2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第17-26页 |
1.2.1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与方法 | 第18-22页 |
1.2.2 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比较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1.3 作物耐旱种质鉴定与评价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1.3.1 耐早鉴定方法 | 第26-27页 |
1.3.2 耐旱鉴定的评价指标 | 第27页 |
1.4 外源甜菜碱缓解干旱胁迫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1.5 本研究立题依据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干旱胁迫对西藏野生大麦蛋白表达谱的影响及基因型差异 | 第30-55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4页 |
2.1.1 试验设计 | 第30-31页 |
2.1.2 蛋白质样品制备 | 第31页 |
2.1.3 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 | 第31-33页 |
2.1.4 实时定量PCR验证部分差异表达基因 | 第33-34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4-50页 |
2.2.1 干旱胁迫和对照条件下不同大麦基因型叶片蛋白质表达分析 | 第34-42页 |
2.2.2 干旱胁迫下差异表达蛋白点的基因型间比对及质谱鉴定 | 第42-45页 |
2.2.3 干旱胁迫响应蛋白的功能分类 | 第45-48页 |
2.2.4 干旱胁迫下部分差异表达蛋白的qRT-PCR验证 | 第48-50页 |
2.3 讨论 | 第50-55页 |
第三章 西藏野生大麦耐旱相关基因rbcL与Trx-M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55-66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55-58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55页 |
3.1.2 分子生物学载体与试剂 | 第55页 |
3.1.3 总RNA提取 | 第55-56页 |
3.1.4 cDNA第一链合成 | 第56页 |
3.1.5 基因CDS获得 | 第56-58页 |
3.1.6 编码蛋白的结构分析 | 第58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4页 |
3.2.1 XZ5、XZ54及农大3号rbcL和Trx-M基因CDS的克隆 | 第58-60页 |
3.2.2 rbcL和Trx-M核苷酸与氨基酸组成差异分析 | 第60-62页 |
3.2.3 rbcL和Trx-M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62-64页 |
3.3 讨论 | 第64-66页 |
第四章 外源甜菜碱对大麦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 | 第66-77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66-68页 |
4.1.1 幼苗培养与试验处理 | 第66-67页 |
4.1.2 分析测定方法 | 第67-68页 |
4.1.3 数据处理 | 第68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68-75页 |
4.2.1 外源甜菜碱对干旱胁迫下大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68-69页 |
4.2.2 外源甜菜碱对干旱胁迫下大麦幼苗Na、K含量的影响 | 第69-70页 |
4.2.3 外源甜菜碱对干旱胁迫下大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70-71页 |
4.2.4 外源甜菜碱对干旱胁迫下大麦光合参数影响 | 第71-72页 |
4.2.5 外源甜菜碱对干旱胁迫下大麦根尖细胞活力的影响 | 第72-73页 |
4.2.6 外源甜菜碱对干旱胁迫下大麦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73-75页 |
4.3 讨论 | 第75-77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77-78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92页 |
缩略词表 | 第92-93页 |
附录一:表目录 | 第93-94页 |
附录二:图目录 | 第94-96页 |
博士期间发表或已投稿的文章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