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南宋孝宗朝蜀地幕府与诗歌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绪论第12-28页
    一、选题意义第12-14页
    二、研究现状第14-20页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第20页
    四、南宋孝宗朝蜀地幕府概说第20-28页
        (一)宋代幕府制度及其机构设置第21-25页
            1、宋代幕府制度第21-23页
            2、幕府的机构设置和运转第23-25页
        (二)孝宗朝蜀地幕府概况第25-28页
第一章 文武兼备:虞允文幕府第28-45页
    第一节 虞允文三入蜀地第28-33页
        一、虞允文——文韬武略第28-29页
        二、三次入蜀第29-32页
        三、幕府置所第32-33页
    第二节 幕僚考略第33-40页
        一、乾道三年(1167)——乾道五年(1169)第35-38页
        二、乾道八年(1172)——淳熙元年(1174)第38-40页
    第三节 文武兼备第40-45页
        一、和谐融洽的幕府氛围第40-42页
        二、亦文亦武第42-45页
第二章 聚贤蓄战:王炎幕府第45-59页
    第一节 王炎征西大幕第45-50页
        一、王炎的悲剧命运第45-48页
        二、征西大幕第48-50页
    第二节 幕僚考略第50-54页
    第三节 聚贤蓄战第54-59页
        一、众聚贤才第54-56页
        二、蓄战北伐第56-59页
第三章 和众安民:范成大幕府第59-70页
    第一节 范成大帅蜀成都第59-62页
        一、范成大——南宋名臣第59-60页
        二、帅蜀成都第60-62页
    第二节 幕僚考略第62-66页
    第三节 和众安民第66-70页
        一、贤才雅集第66-67页
        二、专意恤民第67-70页
第四章 文士入幕与幕府生活第70-87页
    第一节 文士入幕原因第70-75页
        一、幕主声望第70-71页
        二、仕途发展的一种选择第71-73页
        三、生计与理想所需第73-75页
    第二节 文士幕中生活第75-81页
        一、公务生活第75-77页
        二、业余活动第77-81页
    第三节 幕府对文士的影响第81-87页
        一、幕府期间文士心态第81-83页
        二、幕府经历对离幕后的影响第83-87页
第五章 孝宗朝蜀地三幕府诗歌创作第87-104页
    第一节 孝宗朝蜀地幕府诗歌总况第87-92页
    第二节 孝宗朝蜀地幕府诗歌主题与内容第92-104页
        一、从主题转变看边塞诗发展的转折点第92-99页
        二、从内容看其对巴蜀文学的意义第99-104页
第六章 孝宗朝蜀地幕府诗歌艺术分析第104-115页
    第一节 艺术技巧第104-111页
        一、艺术思维第104-105页
        二、艺术结构第105-106页
        三、抒情策略第106-109页
        四、语言运用第109-111页
    第二节 艺术特色第111-115页
        一、既具写真写实又有大胆想象第111-112页
        二、兼具雄奇豪壮与清丽自然的艺术风格第112-113页
        三、情、景、志的统一第113-115页
结语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2页
后记第122-12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清单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患双方ICU探视信念与态度的研究
下一篇:授权教育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