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土壤成分论文

名山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硒的形态及其有效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土壤中硒的化学形态第13-14页
            1.2.1.1 价态硒第13页
            1.2.1.2 结合态硒第13-14页
        1.2.2 土壤中硒的有效性第14-15页
        1.2.3 土壤浸提剂与浸提条件的选择第15-16页
            1.2.3.1 可溶态硒第15页
            1.2.3.2 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硒第15-16页
            1.2.3.3 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第16页
            1.2.3.4 有机物-硫化物结合态及元素态硒第16页
            1.2.3.5 残渣态硒第16页
        1.2.4 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第16-19页
            1.2.4.1 成土母质第16-17页
            1.2.4.2 土壤类型第17页
            1.2.4.3 土壤质地第17页
            1.2.4.4 土壤有机质第17-18页
            1.2.4.5 土壤pH第18页
            1.2.4.6 土壤Eh第18页
            1.2.4.7 土壤Fe、Al作用第18-19页
            1.2.4.8 其他因素第19页
        1.2.5 小结第19页
    1.3 研究目标、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第19-22页
        1.3.1 研究目标第19-20页
        1.3.2 研究内容第20页
        1.3.3 技术路线第20-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27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22页
    2.2 土壤采集与制备第22页
    2.3 试验分析方法第22-26页
        2.3.1 土壤中各形态硒的提取第22-23页
        2.3.2 全硒和有效硒的提取第23页
        2.3.3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第23-26页
        2.3.4 硒含量的测定第26页
    2.4 数据处理第26-2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7-53页
    3.1 名山河流域土壤总硒第27-32页
        3.1.1 名山河流域土壤中总硒含量第27-28页
            3.1.1.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中的硒第27页
            3.1.1.2 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硒第27-28页
            3.1.1.3 不同土层土壤中的硒第28页
        3.1.2 土壤理化性质与全硒含量的关系第28-31页
            3.1.2.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与全硒含量的关系第29-30页
            3.1.2.2 不同类型土壤理化性质与全硒含量的关系第30-31页
            3.1.2.3 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性质与全硒含量的关系第31页
        3.1.3 小结第31-32页
    3.2 名山河流域土壤中硒的形态第32-42页
        3.2.1 名山河流域土壤中各形态硒含量第32-36页
            3.2.1.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中硒的形态第32-33页
            3.2.1.2 不同类型土壤中硒的形态第33-34页
            3.2.1.3 不同土层土壤中硒的形态第34-36页
        3.2.2 不同形态硒之间的关系第36-38页
        3.2.3 土壤理化性质与各形态硒的关系第38-41页
            3.2.3.1 可溶态硒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第38-39页
            3.2.3.2 可交换态硒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第39-40页
            3.2.3.3 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第40页
            3.2.3.4 有机态硒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第40页
            3.2.3.5 残渣态硒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第40-41页
        3.2.4 小结第41-42页
    3.3 名山河流域土壤中有效硒第42-53页
        3.3.1 名山河流域土壤中的有效含量第42-44页
            3.3.1.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中的有效硒第42-43页
            3.3.1.2 不同类型土壤中的有效硒第43页
            3.3.1.3 不同土层土壤中的有效硒第43-44页
        3.3.2 各形态硒与有效硒之间的关系第44-46页
        3.3.3. 土壤中影响硒有效性的因素第46-51页
            3.3.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影响硒有效性的因素第46-47页
            3.3.3.2 不同类型土壤中影响硒有效性的因素第47页
            3.3.3.3 不同土层土壤中影响硒有效性的因素第47-48页
            3.3.3.4 讨论第48-51页
        3.3.4 小结第51-53页
4 结论与讨论第53-56页
    4.1 结论第53-55页
    4.2 讨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新起飞的断线风筝--从《追风筝的人》看阿富汗民族文化身份问题
下一篇:“中介策略”在数字化故事叙述中的应用:大学英语写作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