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基于眼动数据的可用性测试方法研究--眨眼间隔的用户满意度评价方法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4页
        1.1.1 课题介绍第11页
        1.1.2 可用性测试的重要意义第11-12页
        1.1.3 可用性评估的常见方法第12-14页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分析第14-19页
        1.2.1 可用性测试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眼动数据在可用性测试领域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3 研究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第18-19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21页
        1.3.1 研究目的第19页
        1.3.3 研究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用户满意度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研究第21-35页
    2.1 用户满意度第21-25页
        2.1.1 满意度的定义及理论基础第21-22页
        2.1.2 可用性测试中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因素第22-23页
        2.1.3 满意度的现有主要研究方法第23-25页
    2.2 满意度相关生理指标及其特点分析第25-30页
        2.2.1 满意度的生理测量指标选取第25-28页
        2.2.2 眨眼间隔变化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第28-30页
    2.3 用户满意度评价方法理论模型第30-32页
        2.3.1 情感模型第30-31页
        2.3.2 用户满意度评价方法模型第31-32页
    2.4 眨眼间隔获取方法第32-35页
        2.4.1 眼动测量技术第32-33页
        2.4.2 眼动追踪设备分类第33-35页
第三章 眨眼间隔的用户满意度关系验证实验设计第35-42页
    3.1 实验设计概述第35页
    3.2 实验设计及实施第35-39页
        3.2.1 实验地点及设备第35-36页
        3.2.2 被试第36-37页
        3.2.3 实验材料第37-39页
    3.3 实验数据概述第39-42页
        3.3.1 实验数据结构第39-41页
        3.3.2 实验数据收集第41-42页
第四章 眨眼间隔-用户满意度模型第42-60页
    4.1 实验数据分析及数据相关性分析第42-57页
        4.1.1 眨眼间隔最大值与满意度的关系观察第42-46页
        4.1.2 眨眼间隔最小值与满意度的关系观察第46-49页
        4.1.3 眨眼间隔平均值与满意度的关系观察第49-53页
        4.1.4 眨眼间隔波动性与满意度关系观察第53-56页
        4.1.5 小结第56-57页
    4.2 建立眨眼间隔-用户主观满意度模型第57-58页
    4.3 结果讨论第58-59页
        4.3.1 眨眼间隔对用户满意度的预测第58-59页
    4.4 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模型应用与验证第60-75页
    5.1 眨眼间隔的用户满意度评价方法的应用第60-62页
        5.1.1 基于眨眼间隔的用户满意度评价方法的可用性测试实验步骤第60-61页
        5.1.2 眨眼间隔的用户满意度评价方法的数据分析第61-62页
    5.2 眨眼间隔的用户满意度评价方法辅助分析软件设计第62-70页
        5.2.1 可用性测试辅助分析软件的功能分析第63页
        5.2.2 软件界面设计第63-70页
    5.3 眨眼间隔的用户满意度评价方法辅助分析软件应用第70-74页
    5.4 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6.1 成果及创新点总结第75页
    6.2 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附录1 实验数据汇总(初步处理后)第82-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层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博弈的干扰协调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用户场认知方式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界面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