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南带三叠纪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前言 | 第9-16页 |
| ·选题依据及其科学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主要工作量 | 第11-14页 |
| ·测试方法 | 第14-15页 |
| ·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 | 第14页 |
| ·Ar-Ar 同位素年代学分析方法 | 第14-15页 |
| ·主要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6-25页 |
| ·三江地区地质概况 | 第16-18页 |
| ·南澜沧江带区域地层 | 第18-20页 |
| ·南澜沧江带火山岩 | 第20-22页 |
| ·南澜沧江带中酸性侵入岩 | 第22-23页 |
| ·南澜沧江带区域构造 | 第23-25页 |
| 3 三叠纪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第25-46页 |
| ·云县三叠纪火山岩剖面 | 第25-32页 |
| ·云县三叠纪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第32-39页 |
| ·忙怀组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第32-34页 |
| ·小定西组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第34-37页 |
| ·芒汇河组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第37-39页 |
| ·云县火山喷发旋回和韵律 | 第39-42页 |
| ·邦沙火山岩的岩石学特征 | 第42-46页 |
| 4 三叠纪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46-59页 |
| ·三叠纪火山岩主量元素特征 | 第46-51页 |
| ·三叠纪火山岩稀土元素特征 | 第51-55页 |
| ·三叠纪火山岩微量元素特征 | 第55-56页 |
| ·邦沙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56-59页 |
| 5 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第59-66页 |
| ·Ar-Ar 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第59-60页 |
| ·南澜沧江带三叠纪火山岩的形成年代探讨 | 第60-66页 |
| ·澜沧江南带三叠纪火山岩形成时代 | 第60-61页 |
| ·邦沙地区火山岩形成年代探讨 | 第61-66页 |
| 6 澜沧江南带三叠纪火山岩构造环境及古特提斯演化 | 第66-69页 |
| ·澜沧江南带三叠纪火山岩的构造环境 | 第66-68页 |
| ·澜沧江洋的古特提斯演化过程及年代约束 | 第68-69页 |
| 7 结论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附录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