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基于桩-网复合地基理论的路基分析模型构建及特性分析 | 第17-38页 |
2.1 概述 | 第17页 |
2.2 高填方路堤基本特征 | 第17-19页 |
2.3 桩-网复合地基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 第19-22页 |
2.3.1 桩-网复合地基的定义及组成 | 第19-20页 |
2.3.2 桩-网复合地基的协同作用 | 第20-22页 |
2.4 铁路路基变形控制特点及相关要求 | 第22-27页 |
2.4.1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沉降 | 第22-23页 |
2.4.2 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 | 第23-24页 |
2.4.3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沉降变形控制理念 | 第24-27页 |
2.5 桩-网复合地基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 第27-31页 |
2.5.1 依托工程概况 | 第27-28页 |
2.5.2 桩-网复合地基建模理论及模型参数 | 第28-29页 |
2.5.3 数值分析模型及模型参数 | 第29-30页 |
2.5.4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及分析条件 | 第30-31页 |
2.6 桩-网复合地基工后沉降及受力特性分析 | 第31-36页 |
2.6.1 数值模拟典型时间的选取 | 第31-32页 |
2.6.2 桩-网复合地基路基沉降变形分析 | 第32-34页 |
2.6.3 桩-网复合地基路基桩沉降变形分析 | 第34-35页 |
2.6.4 桩-网复合地基路基受力性状分析 | 第35-36页 |
2.7 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的桩-网复合地基优化建议 | 第36-37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3. 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的桩-网复合地基设计优化 | 第38-60页 |
3.1 概述 | 第38页 |
3.2 桩-网复合地基设计优化方案 | 第38-40页 |
3.3 桩距对桩-网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影响分析 | 第40-46页 |
3.3.1 桩距对桩-网复合地基路基顶面变形性状的影响 | 第41-43页 |
3.3.2 桩距对桩-网复合地基桩变形性状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3 桩身轴力随桩距的变化 | 第44-46页 |
3.4 桩帽尺寸对桩-网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影响分析 | 第46-51页 |
3.4.1 桩帽对桩-网复合地基路基顶面变形性状的影响 | 第47-48页 |
3.4.2 桩帽对桩-网复合地基桩变形性状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3 桩身轴力随桩帽尺寸的变化 | 第49-51页 |
3.5 桩体模量对桩-网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影响分析 | 第51-58页 |
3.5.1 桩体模量对桩-网复合地基顶面变形性状的影响 | 第53-54页 |
3.5.2 桩体模量对桩-网复合地基桩变形性状的影响 | 第54-55页 |
3.5.3 桩身轴力随桩体模量的变化 | 第55-58页 |
3.6 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的桩-网复合地基设计方案确定 | 第58-5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4. 商合杭高铁桩-网复合地基路路基变形的现场监测及分析 | 第60-69页 |
4.1 概述 | 第60页 |
4.2 桩-网复合地基处置施工 | 第60-62页 |
4.2.1 预应力管桩施工及桩帽制作 | 第60-61页 |
4.2.2 土工格栅及垫层施工 | 第61页 |
4.2.3 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施工 | 第61页 |
4.2.4 路基基床施工 | 第61-62页 |
4.2.5 堆载预压 | 第62页 |
4.3 桩-网复合地基路堤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 第62-63页 |
4.4 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 第63-67页 |
4.4.1 路堤表面沉降监测 | 第63-65页 |
4.4.2 水平位移监测 | 第65-67页 |
4.5 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 | 第6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结论 | 第69-70页 |
5.2 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及科研情况 | 第76-77页 |
附表 | 第77-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