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无线自组网聚簇算法的设计与分析 | 第15-43页 |
2.1 引言 | 第15-16页 |
2.2 现有经典算法 | 第16-20页 |
2.2.1 最小ID启发式算法 | 第16-18页 |
2.2.2 最高连通度算法 | 第18-19页 |
2.2.3 自适应按需加权算法 | 第19-20页 |
2.2.4 门限法 | 第20页 |
2.3 自适应负载均衡(ALB,Adaptive LoadBalancing)算法 | 第20-35页 |
2.3.1 自适应负载均衡算法的特点 | 第20-21页 |
2.3.2 自适应负载均衡算法的具体步骤 | 第21-25页 |
2.3.3 自适应负载均衡算法的示例 | 第25-35页 |
2.3.4 收敛性分析 | 第35页 |
2.4 仿真实验分析 | 第35-42页 |
2.4.1 网络模型 | 第36-37页 |
2.4.2 门限设置范围分析 | 第37-38页 |
2.4.3 结果分析 | 第38-41页 |
2.4.4 实验结论 | 第41-4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无线自组网定位算法的设计与分析 | 第43-54页 |
3.1 引言 | 第43-44页 |
3.2 定位算法基础方法 | 第44-46页 |
3.2.1 基于距离的定位算法 | 第44-45页 |
3.2.2 基于角度的定位算法 | 第45页 |
3.2.3 基于连通性的定位算法 | 第45页 |
3.2.4 建立指纹库的定位算法 | 第45-46页 |
3.3 无锚节点定位算法 | 第46-47页 |
3.3.1 SPA (self-positioning algorithm)算法 | 第46页 |
3.3.2 AFL (anchor-free localization)算法 | 第46-47页 |
3.3.3 Map-growing算法 | 第47页 |
3.4 基于三角结构的无锚节点网络定位算法 | 第47-50页 |
3.4.1 基于三角结构的无锚节点网络定位算法的特点 | 第47-48页 |
3.4.2 基于三角结构的无锚节点网络定位算法的具体步骤 | 第48-50页 |
3.5 仿真实验分析 | 第50-53页 |
3.5.1 网络模型 | 第50-51页 |
3.5.2 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3.5.3 实验结论 | 第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