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私塾教学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启示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要求 | 第11-12页 |
(二)新教材的修订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新考量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1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一 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一)传统私塾教学研究 | 第15-16页 |
(二)传统私塾教学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研究 | 第16-17页 |
二 研究述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传统私塾教学的特征 | 第19-27页 |
一 相关概念概述 | 第19-20页 |
(一)私塾 | 第19-20页 |
(二)传统私塾教学 | 第20页 |
二 传统私塾的教学目标 | 第20-22页 |
(一)养正于蒙,习性养成 | 第21页 |
(二)素养综合,全面发展 | 第21-22页 |
三 传统私塾的教学内容 | 第22页 |
(一)编排条理,井然有序 | 第22页 |
(二)注重经典,耳濡目染 | 第22页 |
四 传统私塾的教学方法 | 第22-25页 |
(一)个别教学,因材施教 | 第23页 |
(二)启发诱导,教学相长 | 第23页 |
(三)吟诵先行,点拨相辅 | 第23-24页 |
(四)读写并举,灵活多样 | 第24-25页 |
五 传统私塾的塾师技能 | 第25-26页 |
(一) 踔绝之能 | 第25页 |
(二) 通才达识 | 第25-26页 |
六 传统私塾的教学评价 | 第26-27页 |
(一)注重实践,学以致用 | 第26页 |
(二)评价及时,形式多样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27-37页 |
一 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27-32页 |
(一)诗词教学难度大,教师重视程度低 | 第27-28页 |
(二)诗词储备量薄弱,学生学习兴趣低 | 第28-29页 |
(三)教学形式单一化,学生参与度不高 | 第29-31页 |
(四)教师素养有欠缺,诗词底蕴待加强 | 第31页 |
(五)评价内容单一性,评价过程工具化 | 第31-32页 |
二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2-37页 |
(一)目标导向不实,人文渗透甚浅 | 第32-33页 |
(二)内容分布杂乱,篇目所占甚少 | 第33页 |
(三)方法使用不当,个性发展受限 | 第33-34页 |
(四)知识储备不足,教学力不从心 | 第34-35页 |
(五)评价标准陋化,诗词创作匮乏 | 第35-37页 |
第四章 传统私塾教学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启示 | 第37-55页 |
一 传统私塾教学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理论启示 | 第37-44页 |
(一)举要删芜,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 第37-38页 |
(二)拾英撷粹,教学内容沁人心脾 | 第38-39页 |
(三)古韵留声,教学方法灵活高效 | 第39-42页 |
(四)钜学鸿生, 教师素养学才兼备 | 第42-43页 |
(五)学以巧用,教学评价巧妙多样 | 第43-44页 |
二 传统私塾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 第44-55页 |
(一)为诗作对,言发“性情意志” | 第44-47页 |
(二)经典吟诵,体会“人文意蕴” | 第47-51页 |
(三)以写促悟,品味“诗情画意” | 第51-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67页 |
附录 1 | 第61-62页 |
附录 2 | 第62-64页 |
附录 3 | 第64-65页 |
附录 4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件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