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9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现实价值 | 第9-10页 |
1.3 创新点与难点 | 第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5 本文的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5.2 中国相关研究的现状 | 第11-14页 |
第2章 本文的相关理论 | 第14-21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2.1.1 互联网金融的界定 | 第14-15页 |
2.1.2 征信的涵义 | 第15-16页 |
2.1.3 对小微企业的定义 | 第16页 |
2.2 征信体系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发展现状概括 | 第16-17页 |
2.3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现象概述 | 第17-18页 |
2.4 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进行融资的模式及流程 | 第18-21页 |
2.4.1 融资模式 | 第18-20页 |
2.4.2 小微企业利用互联网融资的流程 | 第20-21页 |
第3章 互联网金融征信对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作用 | 第21-36页 |
3.1 模型介绍 | 第21-26页 |
3.1.1 互联网金融征信中信用资本在小微企业融资中的价值 | 第21-22页 |
3.1.2 互联网征信如何使小微企业获得融资资格 | 第22-24页 |
3.1.3 互联网金融征信对小微企业融资的促进作用 | 第24-26页 |
3.2 研究过程 | 第26-27页 |
3.3 案例研究结论 | 第27-29页 |
3.3.1 电子商务相关的信息可以有效的促进小微企业顺利融资 | 第27-28页 |
3.3.2 企业信誉信息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作用 | 第28页 |
3.3.3 应收账款对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作用 | 第28-29页 |
3.4 应收账款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 | 第29-36页 |
3.4.1 研究假设 | 第29-30页 |
3.4.2 数据与方法 | 第30-33页 |
3.4.3 数据描述性统计 | 第33-34页 |
3.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34-36页 |
第4章 国外互联网征信的几种类型及相关经验 | 第36-41页 |
4.1 常见的几种征信体系模式 | 第36-38页 |
4.1.1 征信由市场主导 | 第36页 |
4.1.2 征信由政府主导 | 第36页 |
4.1.3 自助与非盈利的会员制 | 第36页 |
4.1.4 对比与选择 | 第36-38页 |
4.2 对我国建立互联网征信体系的经验与教训 | 第38-41页 |
4.2.1 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作为征信体系建立的基础 | 第38页 |
4.2.2 行业自律与行业协会同步行进 | 第38页 |
4.2.3 加强监管以辅助行业自律 | 第38-39页 |
4.2.4 失信惩戒与信息共享 | 第39页 |
4.2.5 成熟的征信体系与强大的覆盖面 | 第39-40页 |
4.2.6 信用评分——量化与科学 | 第40-41页 |
第5章 建议与对策 | 第41-46页 |
5.1 明晰模式、选取所需、多元发展 | 第41-42页 |
5.2 信用信息的共享与分层 | 第42-44页 |
5.3 呼吁法律的出台与监督 | 第44-4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