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20页 |
1.1 高放废液概述 | 第11页 |
1.2 高放废液的固化处理 | 第11-16页 |
1.2.1 玻璃固化 | 第12-13页 |
1.2.2 陶瓷固化 | 第13-14页 |
1.2.3 玻璃陶瓷固化 | 第14-16页 |
1.3 含硫高放废液固化处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课题来源与选题意义 | 第18-19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18页 |
1.4.2 选题意义 | 第18-19页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9-20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5.2 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SO_3含量对钙钛锆石-钡硼硅酸盐玻璃陶瓷固化体结构和抗浸出性能的影响 | 第20-37页 |
2.1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方法 | 第20-25页 |
2.1.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20-21页 |
2.1.2 不同硫含量玻璃陶瓷固化体的制备 | 第21-23页 |
2.1.3 玻璃陶瓷固化体的表征方法 | 第23-25页 |
2.2 不同硫含量对掺钕玻璃陶瓷固化体结构和抗浸出性能的影响 | 第25-31页 |
2.2.1 基础玻璃粉体的差热分析 | 第25页 |
2.2.2 玻璃陶瓷固化体的物相组成 | 第25-28页 |
2.2.3 玻璃陶瓷固化体的显微结构 | 第28-30页 |
2.2.4 玻璃陶瓷固化体的抗浸出性能 | 第30-31页 |
2.3 不同硫含量对掺铈玻璃陶瓷固化体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31-35页 |
2.3.1 玻璃陶瓷固化体的物相组成 | 第31-33页 |
2.3.2 玻璃陶瓷固化体的显微结构 | 第33-34页 |
2.3.3 玻璃陶瓷固化体的拉曼光谱分析 | 第34-35页 |
2.4 小结 | 第35-37页 |
3 模拟含硫高放废液钡硼硅酸盐玻璃陶瓷固化体的组成、结构和抗浸出性能研究 | 第37-62页 |
3.1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方法 | 第37-40页 |
3.1.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37-38页 |
3.1.2 不同模拟废液含量玻璃陶瓷固化体的制备 | 第38-39页 |
3.1.3 玻璃陶瓷固化体的表征方法 | 第39-40页 |
3.2 玻璃陶瓷对模拟含硫高放废液包容量研究 | 第40-45页 |
3.2.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 | 第40-41页 |
3.2.2 玻璃陶瓷固化体的物相组成 | 第41-42页 |
3.2.3 玻璃陶瓷固化体的显微结构 | 第42-44页 |
3.2.4 玻璃陶瓷固化体的抗浸出性能 | 第44-45页 |
3.3 硫酸盐的分相行为研究 | 第45-50页 |
3.3.1 样品的制备过程 | 第45-46页 |
3.3.2 玻璃熔制过程中的“黄相”生成 | 第46-47页 |
3.3.3“黄相”的物相分析 | 第47-48页 |
3.3.4“黄相”的显微结构 | 第48-50页 |
3.4 模拟高放废液中Nd_2O_3含量对钡硼硅酸盐玻璃陶瓷结构的影响 | 第50-56页 |
3.4.1 硼硅酸盐玻璃对模拟三价锕系核素的包容量研究 | 第50-54页 |
3.4.2 钡硼硅酸盐玻璃陶瓷对模拟三价锕系核素的包容量研究 | 第54-56页 |
3.5 热处理温度对钡硼硅酸盐玻璃陶瓷固化体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56-60页 |
3.5.1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 第57-58页 |
3.5.2 玻璃陶瓷固化体的高温粘度分析 | 第58页 |
3.5.3 不同热处理温度对玻璃陶瓷固化体物相组成的影响 | 第58-59页 |
3.5.4 不同热处理温度对玻璃陶瓷固化体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59-60页 |
3.6 小结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