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语表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30页 |
1.1 前言 | 第10页 |
1.2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概述 | 第10-16页 |
1.2.1 杂种优势与雄性不育 | 第10-11页 |
1.2.2 胞质不育与线粒体 | 第11-14页 |
1.2.3 胞质不育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3 油菜hau CMS研究基础 | 第16-20页 |
1.3.1 hau CMS不育系的特征 | 第16-18页 |
1.3.2 油菜hau CMS的不育机制 | 第18-20页 |
1.4 蛋白组学相关进展 | 第20-23页 |
1.4.1 蛋白质组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0页 |
1.4.2 蛋白质组学技术解析 | 第20-23页 |
1.5 植物细胞蛋白降解途径研究进展 | 第23-28页 |
1.5.1 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 第24-25页 |
1.5.2 植物细胞自噬分子机制及生理功能 | 第25-28页 |
1.6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0-4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30页 |
2.1.2 菌株与载体 | 第3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0-42页 |
2.2.1 植物组织取样 | 第30-31页 |
2.2.2 CTAB法提取植物叶片总DNA | 第31页 |
2.2.3 Western Blot | 第31-35页 |
2.2.4 酵母双杂交 | 第35-39页 |
2.2.5 iTRAQ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9-40页 |
2.2.6 植物组织总RNA提取与反转录 | 第40-41页 |
2.2.7 Real Time-PCR | 第41-4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2-61页 |
3.1 不育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 第42-46页 |
3.1.1 抗体设计 | 第42-45页 |
3.1.2 蛋白完整性分析 | 第45页 |
3.1.3 特异抗体杂交检测分析 | 第45-46页 |
3.2 不育系与保持系差异表达蛋白的iTRAQ鉴定 | 第46-58页 |
3.2.1 花药蛋白鉴定结果 | 第46-50页 |
3.2.2 所有鉴定到的蛋白的COG分析 | 第50-52页 |
3.2.3 差异表达蛋白筛选 | 第52页 |
3.2.4 差异表达蛋白的GO富集分析 | 第52-55页 |
3.2.5 差异表达蛋白KEGG ORTHOLOGY代谢通路分析 | 第55-56页 |
3.2.6 差异表达蛋白RT-PCR验证 | 第56-58页 |
3.3 酵母双杂交结果分析 | 第58-61页 |
3.3.1 构建诱饵载体 | 第58页 |
3.3.2 自激活和毒性验证 | 第58-59页 |
3.3.3 互作蛋白筛选 | 第59页 |
3.3.4 点对点验证 | 第59-61页 |
4.讨论 | 第61-66页 |
4.1 不育相关基因orf288翻译模式分析 | 第61-62页 |
4.2 甘蓝型油菜hau CMS不育系和保持系孢原细胞分化期的总蛋白质谱分析 | 第62页 |
4.3 差异表达蛋白与蛋白降解相关 | 第62-64页 |
4.4 对甘蓝型油菜hau CMS不育分子机理的猜想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6页 |
附录 | 第76-92页 |
附录 1 186 个显著差异表达蛋白列表 | 第76-83页 |
附录 2 qPCR所用引物列表 | 第83-85页 |
附录 3 BD-288 三次筛库结果 | 第85-87页 |
附录 4 BD-185 三次筛库结果 | 第87-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