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世界金融、银行论文--国际金融关系论文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引言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4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4-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技术路线第15页
        1.3.3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4 创新与不足第16-17页
第2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理论基础第17-24页
    2.1 基本概念阐释第17-18页
        2.1.1 国际资本流动概念第17页
        2.1.2 我国货币政策及实施历程第17-18页
    2.2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18-22页
        2.2.1 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第18-20页
        2.2.2 浮动汇率制度下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第20-22页
    2.3 克鲁格曼“三元悖论”和米德冲突第22-24页
        2.3.1 克鲁格曼“三元悖论”第22-23页
        2.3.2 米德冲突第23-24页
第3章 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现状分析第24-33页
    3.1 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度量第24-25页
    3.2 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的构成分析第25-30页
        3.2.1 对外投资收益长期为负第25-26页
        3.2.2 直接投资双向流动差距逐渐缩小第26-28页
        3.2.3 证券资本流动波动较为明显第28-29页
        3.2.4 其他投资流动没有明显规律第29-30页
    3.3 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0-31页
        3.3.1 中美两国利率差第30页
        3.3.2 人民币汇率预期第30-31页
        3.3.3 实体投资升值收益第31页
        3.3.4 债券市场价格第31页
    3.4 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第31-33页
第4章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定性研究第33-41页
    4.1.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第33-37页
        4.1.1 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第33-36页
        4.1.2 对利率的影响第36-37页
    4.2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第37-38页
        4.2.1 对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第37-38页
        4.2.2 对抵押再贷款操作的影响第38页
        4.2.3 对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第38页
    4.3 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第38-41页
        4.3.1 对我国物价的影响第38-39页
        4.3.2 对人民币币值的影响第39-40页
        4.3.3 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第40-41页
第5章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第41-52页
    5.1 理论框架和模型构建第41-43页
        5.1.1 理论框架第41-42页
        5.1.2 模型构建第42-43页
    5.2 变量定义与数据处理第43-45页
        5.2.1 对 ΔNFA和 ΔNDA的定义第43-44页
        5.2.2 其他变量定义与衡量第44-45页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45-50页
        5.3.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第45-46页
        5.3.2 联立方程(2sls)估计结果第46-48页
        5.3.3 递归系数估计第48-50页
    5.4 实证结论第50-52页
第6章 国际资本流动背景下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建议第52-56页
    6.1 加强和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督管理第52-53页
        6.1.1 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和预警体系第52页
        6.1.2 进一步优化和创新资本管制工具第52页
        6.1.3 健全宏观审慎管理下的资本流动管理体系第52-53页
        6.1.4 防止异常资本大规模外流的发生第53页
    6.2 提高货币政策工具冲销效率第53-55页
        6.2.1 冲销操作与利率政策相结合第54页
        6.2.2 拓宽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空间第54页
        6.2.3 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第54-55页
    6.3 深化金融市场改革第55-56页
        6.3.1 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第55页
        6.3.2 进一步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机制第55-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民币在岸与离岸金融市场汇率溢出效应研究
下一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