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一、从"万宝大战"看反收购 | 第11-12页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一) 目标公司反收购规制的价值判断问题 | 第12-13页 |
(二) 目标公司反收购行为决策权的归属问题 | 第13-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目标公司的反收购 | 第15-22页 |
第一节 收购与反收购的概念 | 第15-17页 |
一、收购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反收购的概念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反收购规制的价值判断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反收购的决策权归属 | 第18-19页 |
第四节 目标公司董事参与反收购决策的原因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目标公司董事的信义义务 | 第22-25页 |
第一节 信义义务的概念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反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恪守信义义务的积极作用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西方国家反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的信义义务 | 第25-32页 |
第一节 美国反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的信义义务 | 第25-28页 |
一、经营判断准则 | 第25-27页 |
(一) 概念 | 第25-26页 |
(二) 相关判例 | 第26-27页 |
二、拍卖原则 | 第27-28页 |
第二节 英国反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的信义义务 | 第28-29页 |
一、公司董事的注意义务 | 第28-29页 |
二、公司董事的忠实义务 | 第29页 |
第三节 日本反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的信义义务 | 第29-32页 |
第四章 我国反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的信义义务 | 第32-40页 |
第一节 我国法律法规对董事信义义务的规定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我国公司董事信义义务规定中存在的不足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反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的信义义务 | 第34-40页 |
一、完善立法规范 | 第34-35页 |
(一) 法律应对注意义务的内容进行明确规定 | 第35页 |
(二) 法律应对忠实义务的内容进行一定扩展 | 第35页 |
二、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 | 第35-40页 |
(一) 依法完善公司章程 | 第36页 |
(二) 完善公司董事的奖励措施 | 第36-37页 |
(三) 扩大目标公司股东的知情权 | 第37页 |
(四) 强化监事会的监督作用 | 第37-38页 |
(五) 完善相应的诉讼程序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