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栓式刚接柱脚双向受弯性能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1-15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柱脚节点力学性能理论分析 | 第17-26页 |
2.1 分析理论 | 第17-18页 |
2.1.1 柱脚节点分析基本假设 | 第17-18页 |
2.1.2 柱脚节点极限破坏形态 | 第18页 |
2.2 柱脚底板力学性能分析 | 第18-22页 |
2.2.1 柱脚底板的变形分析 | 第18-20页 |
2.2.2 基于底板变形的四种失效模式 | 第20-22页 |
2.3 柱脚锚栓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22-24页 |
2.3.1 锚栓的强度变形计算 | 第22-23页 |
2.3.2 锚栓受力变化的三个阶段 | 第23-24页 |
2.4 柱脚承受双向弯矩作用 | 第24-26页 |
第3章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选取和试验论证 | 第26-32页 |
3.1 有限元软件的概述 | 第26页 |
3.2 ANSYS 单元类型的选用 | 第26-28页 |
3.2.1 钢材的单元类型 | 第26-27页 |
3.2.2 混凝土的单元类型 | 第27页 |
3.2.3 接触单元介绍 | 第27-28页 |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3.3.1 试验试件的有限元模型 | 第28页 |
3.3.2 柱脚节点的传力机理以及破坏形式 | 第28-29页 |
3.4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第29-32页 |
3.4.1 试验试件的介绍 | 第29页 |
3.4.2 有限元模型和试验数据的比较 | 第29-32页 |
第4章 刚接柱脚节点力学性能分析 | 第32-44页 |
4.1 单向受弯柱脚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32-35页 |
4.1.1 绕强轴弯矩作用柱脚力学性能 | 第32-33页 |
4.1.2 绕弱轴弯矩作用柱脚力学性能 | 第33-35页 |
4.2 双向受弯柱脚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35-44页 |
4.2.1 强轴弯矩作用底板力学性能 | 第35-37页 |
4.2.2 弱轴弯矩作用底板力学性能 | 第37-39页 |
4.2.3 强轴弯矩作用锚栓力学性能 | 第39-41页 |
4.2.4 弱轴弯矩作用锚栓力学性能 | 第41-44页 |
第5章 参数变化对柱脚节点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44-59页 |
5.1 有限元模型的分析 | 第44-45页 |
5.1.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试件的选取 | 第44-45页 |
5.1.2 柱脚试件的选取 | 第45页 |
5.2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5-53页 |
5.2.1 加劲肋设置对柱脚节点的影响 | 第45-48页 |
5.2.2 加劲肋厚度对柱脚节点的影响 | 第48-50页 |
5.2.3 加劲肋高度对柱脚节点的影响 | 第50页 |
5.2.4 底板厚度对柱脚节点的影响 | 第50-52页 |
5.2.5 锚栓直径对柱脚节点的影响 | 第52-53页 |
5.3 锚栓布置对柱脚节点性能的影响 | 第53-59页 |
5.3.1 绕强轴方向弯矩起主要作用 | 第54-56页 |
5.3.2 绕弱轴方向弯矩起主要作用 | 第56-5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6.1 结论 | 第59页 |
6.2 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