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研究思路和文章框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1 比较分析法 | 第14页 |
1.3.2 事件研究法 | 第14-15页 |
1.3.3 回归分析法 | 第15页 |
1.4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15页 |
1.5 后续研究工作 | 第15-16页 |
第2章 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基础理论 | 第16-21页 |
2.1 股票回购含义 | 第16页 |
2.2 股票回购主要类型 | 第16-18页 |
2.2.1 按股票回购动机分类 | 第16-17页 |
2.2.2 按股票回购方式分类 | 第17-18页 |
2.3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采用的定价法 | 第18-19页 |
2.3.1 定向回购国有股的回购价格以净资产为基础 | 第18-19页 |
2.3.2 社会公众股回购价格以市价为基础 | 第19页 |
2.4 股票回购动机 | 第19-21页 |
2.4.1 稳定公司股价,维护公司形象 | 第19页 |
2.4.2 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股票内在价值 | 第19页 |
2.4.3 反收购措施 | 第19页 |
2.4.4 股权激励 | 第19-20页 |
2.4.5 合理避税 | 第20页 |
2.4.6 作为现金股利的替代 | 第20页 |
2.4.7 合理利用自由现金流 | 第20-21页 |
第3章 国内外股票回购实践与法律规定比较 | 第21-29页 |
3.1 国外股票回购实践 | 第21-22页 |
3.2 我国股票回购实践 | 第22-24页 |
3.2.1 我国股票回购的早期案例 | 第22-23页 |
3.2.2 我国股票回购的中期实践 | 第23页 |
3.2.3 我国股票回购的近期实践 | 第23-24页 |
3.3 国内外股票回购法律规定的比较 | 第24-29页 |
第4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动机实证研究 | 第29-41页 |
4.1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背景和特点 | 第29-30页 |
4.2 上市公司回购动机的分类描述 | 第30-32页 |
4.2.1 配合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 | 第31-32页 |
4.2.2 维护股东利益和公司市场形象 | 第32页 |
4.2.3 提供股权激励所需的股票来源 | 第32页 |
4.2.4 优化资本结构 | 第32页 |
4.2.5 其他回购动机 | 第32页 |
4.3 国内外学者关于回购动机的研究文献 | 第32-34页 |
4.3.1 国外学者关于回购动机的研究文献 | 第32-34页 |
4.3.2 国内学者关于回购动机的研究文献 | 第34页 |
4.4 国内外股票回购动机比较分析 | 第34-35页 |
4.5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动机的实证分析 | 第35-40页 |
4.5.1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动机假设 | 第35-36页 |
4.5.2 样本的选取及模型设定 | 第36-39页 |
4.5.3 我国股票回购动机的实证结果 | 第39页 |
4.5.4 我国股票回购动机的实证结果的分析 | 第39-40页 |
4.6 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公告效应实证研究 | 第41-49页 |
5.1 相关文献回顾 | 第41-42页 |
5.1.1 国外文献回顾 | 第41-42页 |
5.1.2 国内文献回顾 | 第42页 |
5.2 样本的选取及模型设定 | 第42-45页 |
5.2.1 研究样本 | 第42-43页 |
5.2.2 事件研究法 | 第43-44页 |
5.2.3 多元回归分析 | 第44-45页 |
5.3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公告市场效应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5-47页 |
5.4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公告效应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7-48页 |
5.5 小结 | 第48-49页 |
第6章 基于我国股票回购实证结果的政策建议 | 第49-51页 |
6.1 法律制度上进一步放宽对股票回购的限制 | 第49-50页 |
6.1.1 简化流程 | 第49页 |
6.1.2 尽快出台库藏股制度 | 第49页 |
6.1.3 放松对回购动机的限制 | 第49-50页 |
6.2 逐步丰富股票回购方式和回购动机 | 第50页 |
6.3 加强监管,防止信息提前泄露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件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