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2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23页 |
1.2.1 高应变率下钢材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13-17页 |
1.2.2 车轮冲击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17-21页 |
1.2.3 车轮结构优化设计 | 第21-23页 |
1.3 研究现状总结 | 第23-24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有限元分析及近似模型的基本理论 | 第26-36页 |
2.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26-31页 |
2.1.1 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 | 第26页 |
2.1.2 冲击性能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26-31页 |
2.2 近似模型的基本理论 | 第31-35页 |
2.2.1 近似模型建模概述 | 第31-32页 |
2.2.2 试验设计方法 | 第32-33页 |
2.2.3 近似拟合方法 | 第33-3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高应变率下钢制轮毂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及其本构建模 | 第36-46页 |
3.1 轮毂材料高应变率力学性能实验 | 第36-41页 |
3.1.1 试件及实验装置 | 第36-37页 |
3.1.2 准静态与动态拉伸实验 | 第37-38页 |
3.1.3 拉伸实验结果 | 第38-41页 |
3.2 多应变率下轮毂材料本构建模 | 第41-45页 |
3.2.1 广义 Cowper-Symonds 本构模型 | 第41-42页 |
3.2.2 考虑多种应变率的轮毂材料本构建模 | 第42-43页 |
3.2.3 轮毂材料本构模型分析与验证 | 第43-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钢制车轮冲击性能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 第46-66页 |
4.1 钢制车轮 13°和 90°冲击试验 | 第46-48页 |
4.1.1 钢制车轮 13°冲击试验 | 第46-48页 |
4.1.2 钢制车轮 90°冲击试验 | 第48页 |
4.2 钢制车轮 13°和 90°冲击性能仿真 | 第48-58页 |
4.2.1 钢制车轮 13°和 90°冲击仿真建模 | 第48-51页 |
4.2.2 材料属性设置 | 第51-52页 |
4.2.3 接触定义 | 第52-54页 |
4.2.4 载荷和边界约束条件施加 | 第54-58页 |
4.3 钢制车轮冲击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58-65页 |
4.3.1 钢制车轮 13°冲击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58-62页 |
4.3.2 钢制车轮 90°冲击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62-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钢制车轮轮辋轻量化设计 | 第66-76页 |
5.1 基于近似模型的轮辋结构轻量化设计 | 第66-70页 |
5.1.1 轻量化设计总体构架 | 第66-68页 |
5.1.2 轻量化设计具体步骤 | 第68-70页 |
5.2 基于冲击性能的轮辋结构轻量化设计 | 第70-75页 |
5.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70-71页 |
5.2.2 近似模型建立 | 第71-73页 |
5.2.3 基于近似模型的轮辋结构优化设计 | 第73-74页 |
5.2.4 方案有效性验证 | 第74-7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6-7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