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Ad hoc网络基于信誉的安全保障机制研究与仿真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3页
        1.1.1 Ad hoc网络组成与特点第9-10页
        1.1.2 Ad hoc网络的安全问题第10-13页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3页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3-15页
第2章 Ad hoc网络安全机制的研究现状第15-27页
    2.1 加密和认证第15-16页
    2.2 安全路由第16-18页
    2.3 入侵检测第18-23页
        2.3.1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第19-20页
        2.3.2 入侵检测的主要技术和方法第20-22页
        2.3.3 移动Ad hoc网络的入侵响应机制第22-23页
    2.4 信誉机制第23-25页
        2.4.1 信誉评估的关键技术第23页
        2.4.2 信誉评估的要求第23-24页
        2.4.3 信誉评估模型第24-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3章 Ad hoc网络基于信誉的安全保障机制第27-53页
    3.1 安全机制体系结构第27-28页
    3.2 监测模块第28-31页
    3.3 信誉模块第31-43页
        3.3.1 信誉模块总体结构第31-32页
        3.3.2 信誉观念的计算第32-33页
        3.3.3 可信度的组合第33-34页
        3.3.4 基于主观逻辑的移动Ad hoc网络节点信誉计算第34-40页
        3.3.5 信誉的分享第40-41页
        3.3.6 节点信誉的判断与更新第41-43页
    3.4 决策模块第43-45页
    3.5 响应模块第45-48页
        3.5.1 响应的要求第45-46页
        3.5.2 响应方式第46-47页
        3.5.3 攻击代理第47-48页
    3.6 实例分析第48-50页
    3.7 安全机制特点第50-51页
    3.8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4章 安全机制仿真及性能分析第53-63页
    4.1 NS2简介第53页
    4.2 NS2的原理第53-54页
    4.3 仿真的评价内容第54-62页
        4.3.1 信誉模块仿真第54-57页
        4.3.2 黑洞攻击检测仿真第57-60页
        4.3.3 自私节点攻击检测仿真第60-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5.1 论文工作总结第63页
    5.2 未来工作的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COS空间光调制器计算全息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ZigBee的智能用电系统协同通信机制与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