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各类型航空器论文--短距和垂直升降航空器论文

基于PID主动控制技术的直升机起落架缓冲器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1.1 概述第12-14页
    1.2 起落架缓冲器背景第14-16页
    1.3 虚拟样机技术及主动控制技术第16-19页
        1.3.1 虚拟样机技术第16-18页
        1.3.2 主动控制技术第18-19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9-21页
        1.4.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第二章 起落架动力学模型第21-33页
    2.1 摇臂式起落架模型第21-24页
        2.1.1 模型的基本假设与坐标系的建立第21页
        2.1.2 起落架系统运动方程第21-24页
    2.2 双腔油气式缓冲器设计要求与优点第24-25页
    2.3 缓冲器参数分析第25-28页
    2.4 缓冲器力学模型第28-31页
        2.4.1 缓冲器工作原理第28-29页
        2.4.2 起落架轴力计算第29-31页
    2.5 缓冲器参数设计实例第31-32页
    2.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起落架模型与落震仿真分析第33-42页
    3.1 ADAMS/Aircraft简介第33-34页
    3.2 起落架虚拟样机建模分析第34-36页
        3.2.1 起落架子系统的建立第34-36页
        3.2.2 装配模型第36页
    3.3 落震仿真试验与分析第36-41页
        3.3.1 试验标准第36-37页
        3.3.2 落震仿真第37-38页
        3.3.3 结果分析第38-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PID主动控制技术第42-48页
    4.1 PID控制方法简介第42-43页
        4.1.1 PID控制原理第42-43页
        4.1.2 PID控制特点第43页
    4.2 控制系统下的起落架动力学模型第43-46页
        4.2.1 微分方程第43-44页
        4.2.2 起落架动力学方程第44-46页
    4.3 主动控制起落架的实现形式第46-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基于Simulink的起落架仿真第48-59页
    5.1 粒子群算法第48-50页
        5.1.1 理论基础第48-49页
        5.1.2 优化设计过程第49-50页
    5.2 PID参数优化第50-54页
    5.3 基于Simulink的起落架落震仿真第54-58页
        5.3.1 仿真参数设置第54-55页
        5.3.2 仿真结果分析第55-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6.1 全文总结第59页
    6.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65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66页
附录 粒子群算法的Matlab程序第66-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技术进步与金融结构的协同演化研究:理论和实证
下一篇:某小型无人机起落架缓冲器卡滞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