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6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2页 |
1.1.1 氮氧化物的形成 | 第10-12页 |
1.1.2 氮氧化物污染与危害 | 第12页 |
1.2 氮氧化物的控制技术 | 第12-14页 |
1.2.1 燃烧中脱硝技术 | 第12-13页 |
1.2.2 燃烧后脱硝 | 第13-14页 |
1.3 SCR烟气脱硝技术 | 第14-16页 |
1.3.1 SCR脱硝基本原理 | 第14-15页 |
1.3.2 SCR技术反应机理 | 第15页 |
1.3.3 SCR脱硝催化剂 | 第15-16页 |
1.4 铁基脱硝催化剂 | 第16-22页 |
1.4.1 铁基脱硝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4.2 铁基催化剂脱硝机理 | 第17-22页 |
1.5 催化剂制备工艺研究 | 第22-24页 |
1.5.1 蜂窝状SCR脱硝催化剂制备 | 第22-23页 |
1.5.2 整体式SCR脱硝催化剂构造 | 第23-24页 |
1.6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1.6.1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6-32页 |
2.1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26-27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7页 |
2.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27-29页 |
2.2.1 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 | 第27-28页 |
2.2.2 催化剂活性测试 | 第28-29页 |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29-32页 |
2.3.1 晶型结构分析 | 第29页 |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29页 |
2.3.3 BET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 | 第29-30页 |
2.3.4 表面酸性及氧化还原特性分析 | 第30-32页 |
3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基底的涂覆型催化剂的制备 | 第32-46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钛溶胶改性 | 第32-34页 |
3.2.1 钛溶胶的制备 | 第32-33页 |
3.2.2 钛溶胶的浸渍 | 第33页 |
3.2.3 涂覆时间对钛溶胶表面改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4 涂覆次数对负载量的影响 | 第34页 |
3.3 堇青石基体表面的酸洗处理 | 第34-36页 |
3.3.1 催化剂元素XRD测试 | 第35-36页 |
3.4 酸处理对堇青石基体性能的影响 | 第36-39页 |
3.4.1 酸处理时间对脱硝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3.5 活性组分负载 | 第39-43页 |
3.5.1 活性组分浸渍时间对负载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3.5.2 活性组分浸渍次数对负载量的影响 | 第41-43页 |
3.6 成型催化剂焙烧后扫面电镜(SEM)图 | 第4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4 堇青石蜂窝陶瓷涂覆型催化剂脱硝性能的研究 | 第46-60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催化剂的脱硝活性 | 第46-52页 |
4.2.1 铈铁比对Ce(x)-Fe/ TiO_2/CC催化剂SCR脱硝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2 煅烧温度对Ce(x)-Fe/ TiO_2/CC催化剂SCR脱硝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3 Ce(x)-Fe/ TiO_2/CC催化剂的XRD谱图 | 第48-49页 |
4.2.4 Ce(x)-Fe/ TiO_2/CC催化剂的N_2吸附测试 | 第49-50页 |
4.2.5 Ce(4)-Fe/ TiO_2/CC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分析 | 第50-51页 |
4.2.6 氧化还原性能分析(H_2-TPR) | 第51页 |
4.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51-52页 |
4.3 Ce(4)-Fe/TiO_2/CC催化剂的老化实验 | 第52-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5 多组分金属氧化物脱硝催化剂的性能的研究 | 第60-68页 |
5.1 催化剂的脱硝活性 | 第60-63页 |
5.1.1 单组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脱硝活性 | 第60-61页 |
5.1.2 双组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脱硝活性 | 第61-62页 |
5.1.3 三组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脱硝活性 | 第62-63页 |
5.2 催化剂的性能表征 | 第63-64页 |
5.2.1 BET比表面积分析 | 第63页 |
5.2.2 Mn(0.5)-Fe(1)-Ce(4)/TiO_2催化剂的物相分析 | 第63-64页 |
5.2.3 Mn(0.5)-Fe(1)-Ce(4)/TiO_2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分析 | 第64页 |
5.3 抗硫性能测试 | 第64-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6 结论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附录 | 第78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