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桩身完整性检测常用的方法 | 第10-12页 |
1.2.1 钻孔取芯法 | 第10-11页 |
1.2.2 埋管式声波透射法 | 第11页 |
1.2.3 高应变应力反射波法 | 第11-12页 |
1.2.4 低应变应力反射波法 | 第12页 |
1.2.5 机械阻抗法 | 第12页 |
1.2.6 扭转波法 | 第12页 |
1.3 基桩缺陷量化分析方法 | 第12-15页 |
1.4 基桩完整性检测中相互作用参数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5 基桩低应变检测信号处理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6 水泥搅拌土防渗墙无损检测研究现状 | 第20页 |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桩土相互作用的低应变瞬态响应解析解及分析 | 第22-41页 |
2.1 均质土中完整桩的瞬态响应及其特征 | 第22-27页 |
2.2 成层土中缺陷桩瞬态响应解析解 | 第27-35页 |
2.2.1 成层土中缺陷桩土相互作用模型及基本方程 | 第27-33页 |
2.2.2 成层土中缺陷桩瞬态响应特征 | 第33-35页 |
2.3 桩身应力波衰减规律 | 第35-39页 |
2.4 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基桩缺陷程度量化分析方法 | 第41-52页 |
3.1 基本分析方法 | 第41-45页 |
3.2 均质土中单一缺陷桩缺陷程度量化分析方法 | 第45-47页 |
3.3 均质土中基桩多缺陷程度的量化分析 | 第47-50页 |
3.4 成层土中基桩的缺陷程度量化分析方法 | 第50-51页 |
3.5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桩侧土阻尼系数的室内和现场试验研究 | 第52-63页 |
4.1 模型桩室内试验 | 第52-58页 |
4.1.1 试验简介 | 第52-54页 |
4.1.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4.2 模型桩现场试验 | 第58-61页 |
4.2.1 试验简介 | 第58-60页 |
4.2.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4.3 桩身材料阻尼测试分析 | 第61-62页 |
4.4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基桩缺陷程度量化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 第63-75页 |
5.1 考虑桩侧土实际阻尼分布的基桩缺陷程度量化分析模型 | 第63-64页 |
5.2 应用实例 | 第64-73页 |
5.2.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模型桩参数 | 第64-65页 |
5.2.2 单一缺陷桩缺陷程度量化分析 | 第65-69页 |
5.2.3 多缺陷桩缺陷程度量化分析 | 第69-73页 |
5.3 与高应变阻尼系数取值分析的比较 | 第73-74页 |
5.4 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小波变换在基桩完整性动测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 第75-88页 |
6.1 小波变换的基本概念 | 第75-79页 |
6.1.1 连续小波变换 | 第76-77页 |
6.1.2 正交小波变换的快速算法 | 第77-79页 |
6.2 小波变换在确定断桩及浅部缺陷位置中的应用 | 第79-87页 |
6.2.1 小波函数的选择 | 第79-81页 |
6.2.2 模型桩检测 | 第81-87页 |
6.3 小结 | 第87-88页 |
第七章 水泥搅拌土防渗墙无损检测标准的建立 | 第88-104页 |
7.1 水泥搅拌土防渗墙的现场试验 | 第88-96页 |
7.1.1 现场钻孔取样试验 | 第89-91页 |
7.1.2 防渗墙试验段试验结果 | 第91-96页 |
7.2 水泥搅拌土防渗墙无损定量检测标准 | 第96-102页 |
7.2.1 评价墙体的搅拌均匀性及相关参数分析 | 第96-99页 |
7.2.2 评价墙体的局部缺陷及相关参数分析 | 第99-100页 |
7.2.3 评价墙体的强度 | 第100-101页 |
7.2.4 水泥土防渗墙无损检测定量标准 | 第101-102页 |
7.3 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八章 水泥搅拌土防渗墙的瞬态面波无损检测技术 | 第104-121页 |
8.1 瑞利面波实测频散曲线的求取 | 第104-107页 |
8.2 实测频散曲线反演方法 | 第107页 |
8.3 防渗墙瞬态瑞利面波检测的关键问题 | 第107-113页 |
8.3.1 震源 | 第108页 |
8.3.2 传感器 | 第108-111页 |
8.3.3 道间距的选择 | 第111-112页 |
8.3.4 偏移距的选择 | 第112-113页 |
8.4 瞬态瑞利面波无损检测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 第113-116页 |
8.5 工程应用 | 第116-120页 |
8.6 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1-124页 |
9.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121-122页 |
9.2 今后展望 | 第122-124页 |
附录Ⅰ现场试验土压力盒读数及换算应力 | 第124-126页 |
附录Ⅱ桩侧土阻尼系数室内试验结果 | 第126-129页 |
附录Ⅲ桩侧土阻尼系数现场试验结果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138-139页 |
致谢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