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超募规模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IPO超募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信息披露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8页 |
1.5 本文创新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 | 第19-22页 |
2.1 理论基础——信息经济学理论 | 第19-20页 |
2.1.1 信息与资本市场 | 第19页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页 |
2.1.3 逆向选择与信号甄别 | 第19-20页 |
2.2 IPO超募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理论分析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我国IPO超募规模与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 第22-32页 |
3.1 我国IPO超募规模现状 | 第22-29页 |
3.1.1 超募总体情况及特点 | 第22-24页 |
3.1.2 超募资金的使用情况 | 第24-25页 |
3.1.3 超募的原因 | 第25-27页 |
3.1.4 超募的弊端 | 第27-29页 |
3.2 信息披露质量现状 | 第29-32页 |
3.2.1 信息披露质量总体情况 | 第29页 |
3.2.2 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第四章 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6页 |
4.1 内部因素 | 第32-35页 |
4.1.1 公司治理结构 | 第32-34页 |
4.1.2 公司财务状况 | 第34-35页 |
4.2 外部因素 | 第35-36页 |
4.2.1 法律环境 | 第35页 |
4.2.2 经济环境 | 第35页 |
4.2.3 中介机构 | 第35-36页 |
第五章 IPO超募规模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分析 | 第36-48页 |
5.1 研究假设与研究模型 | 第36-37页 |
5.2 研究设计 | 第37-39页 |
5.2.1 数据样本选择 | 第37页 |
5.2.2 变量定义 | 第37-38页 |
5.2.3 变量选取 | 第38-39页 |
5.3 实证检验分析 | 第39-46页 |
5.3.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9-40页 |
5.3.2 变量间相关性检验 | 第40-41页 |
5.3.3 模型整体性检验 | 第41-42页 |
5.3.4 逻辑回归分析 | 第42-43页 |
5.3.5 稳健性分析 | 第43-46页 |
5.4 实证结果及小结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48-5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9-51页 |
6.2.1 新形势下不断推进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 | 第49-50页 |
6.2.2 完善我国目前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50-51页 |
6.3 研究局限与今后研究方向 | 第51-53页 |
6.3.1 研究局限 | 第51-52页 |
6.3.2 今后研究方向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