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1-12页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2章 传统蒙古文信息处理概述 | 第14-20页 |
2.1 传统蒙古文信息处理现状 | 第14页 |
2.2 传统蒙古文的特点分析 | 第14-15页 |
2.3 操作系统的国际化和本地化 | 第15-17页 |
2.3.1 操作系统的国际化和本地化定义 | 第15-16页 |
2.3.2 国际化实现的具体过程 | 第16-17页 |
2.4 操作系统对传统蒙古文的支持情况 | 第17-18页 |
2.4.1 Windows系统对传统蒙古文的支持情况 | 第17-18页 |
2.4.2 Linux系统对传统蒙古文的支持情况 | 第18页 |
2.5 小结 | 第18-20页 |
第3章 关于传统蒙古文的编码标准与字体技术 | 第20-30页 |
3.1 传统蒙古文正确显示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技术途径 | 第20-23页 |
3.1.1 传统蒙古文正确显示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20-21页 |
3.1.2 传统蒙古文正确显示的技术途径 | 第21-23页 |
3.2 传统蒙古文的编码标准 | 第23-25页 |
3.2.1 Unicode国际编码标准 | 第23页 |
3.2.2 传统蒙古文Unicode国际标准编码 | 第23-25页 |
3.3 传统蒙古文字体技术的选择 | 第25-29页 |
3.3.1 字库与字体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25-27页 |
3.3.2 OpenType字体技术 | 第27-29页 |
3.4 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基于Linux IBUS的传统蒙古文输入法(MengDY)的可行性分析 | 第30-40页 |
4.1 Linux操作系统布局引擎的选择 | 第30-31页 |
4.1.1 QT与Pango | 第30-31页 |
4.1.2 Pango实现传统蒙古文正确显示的可行性分析 | 第31页 |
4.2 Linux操作系统中输入法协议的选择 | 第31-37页 |
4.2.1 Linux操作系统中常用的输入法协议 | 第31-36页 |
4.2.2 选用IBUS输入法协议的可行性分析 | 第36-37页 |
4.3 MengDY输入法的功能需求与主要模块分析 | 第37-39页 |
4.3.1 MengDY输入法的功能需求分析 | 第37-38页 |
4.3.2 MengDY输入法的主要模块分析 | 第38-39页 |
4.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基于Linux IBUS的传统蒙古文输入法的具体设计与实现 | 第40-50页 |
5.1 MengDY输入法本地化环境的设计 | 第40-42页 |
5.1.1 基本函数库的locale环境设计 | 第40-41页 |
5.1.2 X Windows的locale环境设计 | 第41-42页 |
5.2 MengDY输入法引擎接口的设计 | 第42-43页 |
5.3 MengDY输入法OpenType字体的安装 | 第43-44页 |
5.4 MengDY输入法IBUS码表文件的设计 | 第44-46页 |
5.5 MengDY输入法依赖组件的安装 | 第46-47页 |
5.6 MengDY输入法的安装与使用 | 第47-49页 |
5.7 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1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50页 |
6.2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