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4-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综述 | 第15-25页 |
1.2.1 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 | 第15-18页 |
1.2.2 脊柱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般危险因素 | 第18-21页 |
1.2.2.1 遗传性因素 | 第18页 |
1.2.2.2 年龄 | 第18-19页 |
1.2.2.3 肥胖 | 第19页 |
1.2.2.4 性别 | 第19-20页 |
1.2.2.5 基础疾病 | 第20页 |
1.2.2.6 创伤以及手术 | 第20-21页 |
1.2.3 脊柱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特危险因素 | 第21-22页 |
1.2.3.1 脊髓损伤 | 第21页 |
1.2.3.2 手术体位 | 第21页 |
1.2.3.3 麻醉方式 | 第21-22页 |
1.2.3.4 内植入物 | 第22页 |
1.2.3.5 卧床时间 | 第22页 |
1.2.4 深静脉血栓的诊断 | 第22-23页 |
1.2.5 脊柱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治疗 | 第23-25页 |
1.2.5.1 脊柱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 第23-24页 |
1.2.5.2 脊柱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 第24-25页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2.1 一般资料 | 第25页 |
2.1.1 纳入标准: | 第25页 |
2.1.2 排除标准: | 第25页 |
2.1.3 患者以及分组 | 第25页 |
2.2 手术资料 | 第25-26页 |
2.3 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 第26页 |
2.4 D-二聚体动态监测 | 第26页 |
2.5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 | 第26页 |
2.6 统计学分析 | 第26-28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8-33页 |
3.1 D-二聚体浓度变化 | 第29-30页 |
3.2 绘制ROC曲线取得最佳临界值 | 第30-33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3-3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