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商业贷款的信用风险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0 绪论 | 第10-15页 |
0.1 研究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0.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0.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0.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2-13页 |
0.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1 理论研究综述 | 第15-24页 |
1.1 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与特征 | 第15-18页 |
1.1.1 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 | 第15-17页 |
1.1.2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 | 第17-18页 |
1.2 信用风险概述 | 第18-20页 |
1.2.1 信用风险的含义 | 第18-19页 |
1.2.2 信用风险的特点 | 第19-20页 |
1.3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20-2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3.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 第22-24页 |
2 高新技术企业商业贷款的信用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4-39页 |
2.1 选取初始指标 | 第24-27页 |
2.2 样本与数据的选取 | 第27-30页 |
2.2.1 研究样本的选择 | 第27-29页 |
2.2.2 研究样本的确定 | 第29页 |
2.2.3 数据的选取 | 第29-30页 |
2.3 因子分析 | 第30-39页 |
3 高新技术企业商业贷款的信用风险的实证分析 | 第39-47页 |
3.1 Logistic模型 | 第39-40页 |
3.1.1 Logistic模型简介 | 第39页 |
3.1.2 Logistic模型的实际应用 | 第39-40页 |
3.2 Logistic模型构建 | 第40-43页 |
3.3 模型检验 | 第43-45页 |
3.3.1 拟合优度检验 | 第43-44页 |
3.3.2 预测精度检验 | 第44-45页 |
3.4 模型分析 | 第45-47页 |
4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7-52页 |
4.1 研究总结 | 第47-48页 |
4.2 对未来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 第48-50页 |
4.2.1 规范银行业监管防范信用风险 | 第48页 |
4.2.2 提高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 第48-49页 |
4.2.3 高新技术企业可贷款标准 | 第49-50页 |
4.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50-52页 |
4.3.1 研究不足 | 第50页 |
4.3.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