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第一章 心脑血管疾病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1.1 脑缺血的发病机制研究 | 第10页 |
1.2 心肌缺血的发病机制研究 | 第10页 |
1.3 中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 | 第10-11页 |
1.4 苦碟子注射液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苦碟子及苦碟子注射液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2.1 苦碟子及苦碟子注射液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12-14页 |
2.2 苦碟子及苦碟子注射液药理作用研究 | 第14-15页 |
第三章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概况 | 第15-18页 |
3.1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目的 | 第15页 |
3.2 中药有效成分的药动学研究 | 第15页 |
3.3 中药多成分的药动学研究 | 第15-17页 |
3.4 苦碟子及苦碟子注射液药动学研究概况 | 第17页 |
3.5 倍半萜内酯类成分药动学研究 | 第17-18页 |
第四章 中药活性成分蛋白结合率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4.1 平衡透析法 | 第18-19页 |
4.2 超滤法 | 第19页 |
4.3 微透析法 | 第19页 |
4.4 色谱法 | 第19-20页 |
前言 | 第20-21页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21-53页 |
第一章 苦碟子注射液中两种倍半萜内酯的含量测定 | 第21-26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1.2 小结与讨论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大鼠血浆样品中两种倍半萜内酯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6-34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29-33页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3-34页 |
第三章 两种倍半萜内酯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 第34-39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35-38页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38-39页 |
第四章 苦碟子注射液中两种倍半萜内酯及单体在大鼠体内药动学比较研究 | 第39-44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40-43页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43-44页 |
第五章 两种倍半萜内酯的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 第44-53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44-51页 |
5.2 小结与讨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