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9页 |
1、背景 | 第10-18页 |
1.1 HCMV病毒概况 | 第10页 |
1.2 HCMV病毒结构 | 第10-12页 |
1.3 HCMV病毒基因组结构 | 第12-13页 |
1.4 HCMV感染与宿主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 | 第13-14页 |
1.5 HCMV UL49基因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6 FRK蛋白研究进展 | 第15页 |
1.7 IRS-1 及其信号通路 | 第15-16页 |
1.8 mTOR/P70S6k信号通路 | 第16-18页 |
2、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18-19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2.2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19-24页 |
1、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1.1 质粒、菌种、病毒、细胞 | 第19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19-20页 |
2、主要仪器 | 第20-21页 |
3、主要试剂配制 | 第21-24页 |
3.1 分子克隆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1-22页 |
3.2 细胞培养试剂 | 第22页 |
3.3 免疫印迹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3.4 CO-IP细胞裂解液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第24-38页 |
1、质粒构建 | 第24-28页 |
1.1 引物设计 | 第24-25页 |
1.2 UL 49、FRK siRNA | 第25页 |
1.3 质粒小量抽提 | 第25-26页 |
1.4 PCR扩增 | 第26页 |
1.5 PCR产物回收 | 第26页 |
1.6 双酶切PCR产物和质粒 | 第26-27页 |
1.7 连接反应 | 第27页 |
1.8 大肠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27页 |
1.9 重组质粒的转化 | 第27-28页 |
2、细胞培养 | 第28-29页 |
2.1 细胞复苏 | 第28页 |
2.2 细胞传代 | 第28页 |
2.3 活细胞计数 | 第28页 |
2.4 细胞株的冻存 | 第28-29页 |
3、稳定细胞系构建 | 第29-30页 |
3.1 质粒转染 | 第29页 |
3.2 病毒收集 | 第29页 |
3.3 生物学滴度测定(TU/mL) | 第29-30页 |
3.4 挑单克隆 | 第30页 |
4、实时定量PCR | 第30-31页 |
4.1 RNA抽提 | 第30页 |
4.2 逆转录 | 第30页 |
4.3 定量PCR | 第30-31页 |
5、蛋白提取 | 第31页 |
6、磷酸化蛋白提取 | 第31页 |
7、免疫印迹 | 第31-32页 |
8、免疫共沉淀 | 第32页 |
9、0LTQ质谱实验 | 第32-33页 |
10、银染 | 第33页 |
11、酶解 | 第33-34页 |
12、萃取 | 第34页 |
13、免疫荧光染色 | 第34-35页 |
14、细胞核、细胞质分离 | 第35页 |
15、细胞周期检测 | 第35-36页 |
16、细胞凋亡检测 | 第36页 |
17、细胞增殖检测 | 第36页 |
18、高通量液相芯片检测蛋白磷酸化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8-61页 |
1、pUL49过表达稳定细胞系的构建 | 第38-39页 |
1.1 pLVX-IRES-tdT-ul49病毒载体的构建 | 第38页 |
1.2 pUL49过表达稳定细胞系的筛选和鉴定 | 第38-39页 |
2、pUL49在U373细胞内的细胞定位 | 第39-40页 |
3、pUL49过表达抑制U373细胞增殖 | 第40-41页 |
4、pUL49过表达不诱导U373细胞凋亡 | 第41-42页 |
5、pUL49蛋白过表达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42-43页 |
6、蛋白质组学分析与pUL49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 第43-47页 |
7、pUL49与FRK具有相互作用 | 第47页 |
8、pUL49与FRK共定位于细胞核 | 第47-48页 |
9、pUL49不影响FRK蛋白表达水平 | 第48-49页 |
10、pUL49通过与FRK相互作用抑制细胞增殖 | 第49-51页 |
11、pUL49通过与FRK相互作用阻滞细胞周期于G1/S期 | 第51-52页 |
12、pUL49通过与FRK相互作用调控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入核 | 第52-53页 |
13、pUL49过表达激活IRS-1 信号通路 | 第53-55页 |
14、pUL49过表达上调IRS-1 信号通路中的AKT、mTOR磷酸化 | 第55-56页 |
15、mTOR和p70s6k抑制剂进一步抑制pUL49过表达引起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 第56-57页 |
16、pUL49缺失体对IRS-1(S636/S639)和P70S6K(T421/S424)蛋白的磷酸化的影响 | 第57-59页 |
17、pUL49过表达不能使FRK发生磷酸化 | 第59-61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61-66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6-67页 |
1、全文总结 | 第66页 |
2、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8页 |
附录 | 第78-83页 |
英文缩写语词汇表 | 第83-8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综述 | 第88-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