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靠性城市轨道交通永磁电机牵引系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2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16-19页 |
1.3.1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永磁电机牵引模块 | 第19-23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永磁电机牵引模块拓扑结构 | 第19-22页 |
2.2.1 正常模式 | 第20页 |
2.2.2 隔离模式 | 第20-21页 |
2.2.3 转矩模式和损耗模式 | 第21-22页 |
2.2.4 复用模式 | 第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双电机驱动系统单相绕组开路故障容错控制 | 第23-38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双电机驱动系统 | 第23-24页 |
3.3 损耗模式 | 第24-25页 |
3.4 转矩模式 | 第25-30页 |
3.4.1 相铜耗计算 | 第25-27页 |
3.4.2 过电流保护 | 第27-28页 |
3.4.3 最大转矩输出能力 | 第28-30页 |
3.5 性能分析 | 第30-32页 |
3.5.1 铜耗 | 第30页 |
3.5.2 转矩输出能力 | 第30-31页 |
3.5.3 温度效应 | 第31-32页 |
3.6 实验验证 | 第32-37页 |
3.6.1 实验一 | 第32页 |
3.6.2 实验二 | 第32-34页 |
3.6.3 实验三 | 第34-35页 |
3.6.4 实验四 | 第35-3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五相逆变器双电机驱动系统电流滞环控制 | 第38-53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标准电流滞环控制 | 第38-39页 |
4.3 双层电流滞环控制 | 第39-42页 |
4.3.1 问题分析 | 第40-41页 |
4.3.2 自由度定义 | 第41页 |
4.3.3 主从选择原则 | 第41-42页 |
4.3.4 系统层控制 | 第42页 |
4.4 性能分析 | 第42-44页 |
4.4.1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42-43页 |
4.4.2 车轮直径差的影响 | 第43-44页 |
4.4.3 打滑的影响 | 第44页 |
4.5 实验验证 | 第44-52页 |
4.5.1 耦合连接方式 | 第44-50页 |
4.5.2 独立连接方式 | 第50-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五相逆变器双电机驱动系统直接转矩控制 | 第53-66页 |
5.1 引言 | 第53页 |
5.2 直接转矩控制 | 第53-57页 |
5.2.1 DTC-3 | 第53-54页 |
5.2.2 DTC-5 | 第54-57页 |
5.3 DTC-5性能分析 | 第57-60页 |
5.3.1 五相逆变器双电机驱动系统的线电压 | 第57-58页 |
5.3.2 电压矢量畸变对转矩和磁链的影响 | 第58页 |
5.3.3 公共桥臂开关状态的影响 | 第58-60页 |
5.4 实验验证 | 第60-65页 |
5.4.1 复用模式 | 第60-62页 |
5.4.2 不同△θ条件下的稳态实验 | 第62-64页 |
5.4.3 正常模式到容错模式的切换实验 | 第64-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永磁电机牵引系统实验平台的软硬件设计 | 第66-76页 |
6.1 引言 | 第66页 |
6.2 硬件系统 | 第66-74页 |
6.2.1 耦合模式下的实验平台 | 第66-68页 |
6.2.2 独立型实验平台 | 第68-69页 |
6.2.3 实验平台系统硬件构成 | 第69-73页 |
6.2.4 实验平台的改进 | 第73-74页 |
6.3 软件设计 | 第74-7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76页 |
7.2 课题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