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调控超长链脂肪酸合成关键基因对植物种子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缩略词表第15-17页
文献综述第17-39页
    1 超长链脂肪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应用第17-20页
        1.1 超长链脂肪酸的生物学功能第17-18页
        1.2 超长链脂肪酸的应用第18-20页
            1.2.1 芥酸的应用价值第18-19页
            1.2.2 神经酸的应用价值第19-20页
    2 超长链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第20-32页
        2.1 脂肪酸碳链延长酶第23-28页
            2.1.1 KCS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3-27页
            2.1.2 KCR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7-28页
            2.1.3 HCD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8页
            2.1.4 ECR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8页
        2.2 三酰甘油的合成第28-32页
            2.2.1 三酰甘油的生物合成第28-31页
            2.2.2 LPAAT基因的研究进展第31-32页
    3 多基因聚合技术第32页
    4 高超长链脂肪酸作物的育种进展第32-37页
        4.1 高芥酸育种进展第33-36页
            4.1.1 过表达FAE1 提高芥酸含量第33页
            4.1.2 引入对芥酸具有亲和力的LPAAT第33-34页
            4.1.3 抑制FAD2 基因的表达为芥酸的合成提供足够的底物第34-36页
        4.2 高神经酸育种进展第36-37页
    5 新兴的油料作物——亚麻荠第37-38页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38-39页
第一章 甘蓝型油菜BnaA.FAE1 与BnaC.FAE1 的克隆及其底物特异性的研究第39-66页
    引言第39页
    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39-40页
    2 材料和方法第40-56页
        2.1 实验材料第40-44页
            2.1.1 植物材料第40页
            2.1.2 载体和菌株第40页
            2.1.3 酶类第40页
            2.1.4 生化试剂与耗材第40-41页
            2.1.5 引物合成与测序分析第41页
            2.1.6 软件与数据分析第41页
            2.1.7 实验仪器第41页
            2.1.8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41-44页
        2.2 实验方法第44-56页
            2.2.1 亚麻荠的生长条件第44页
            2.2.2 拟南芥的生长条件第44页
            2.2.3 植物种子总RNA提取及反转录c DNA第44-46页
            2.2.4 植物总DNA提取第46-47页
            2.2.5 甘蓝型油菜基因BnaA.FAE1 和BnaC.FAE1 的克隆与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7-52页
            2.2.6 亚麻荠的转化及阳性种子的筛选第52-53页
            2.2.7 拟南芥的转化及阳性种子的筛选第53-54页
            2.2.8 酵母的转化第54页
            2.2.9 脂肪酸组成的气相色谱分析第54-55页
            2.2.10 Acyl-CoAs的液相-质谱分析第55-5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6-63页
        3.1 甘蓝型油菜BnaA.FAE1 与BnaC.FAE1 的克隆及其序列差异性分析第56-57页
        3.2 BnaA.FAE1 与BnaC.FAE1 在亚麻荠种子中特异表达对种子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第57-60页
        3.3 BnaA.FAE1 与BnaC.FAE1 转基因的亚麻荠发育的种子中的Acyl-CoAs组成分析第60-61页
        3.4 将BnaA.FAE1 与BnaC.FAE1 在拟南芥fad2/fae1 双突变体中特异表达对其种子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第61-62页
        3.5 将BnaA.FAE1 与BnaC.FAE1 在酵母中异源表达对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第62-63页
        3.6 对白菜型油菜以及甘蓝种子中的脂肪酸组成的分析第63页
    4 讨论第63-65页
    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二章 甘蓝型油菜BnFAE1 分子标记开发以及高芥酸、低多不饱和脂肪酸甘蓝型油菜的创建第66-79页
    引言第66-67页
    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67页
    2 材料和方法第67-71页
        2.1 实验材料第67-69页
            2.1.1 植物材料第67-68页
            2.1.2 载体和菌株第68页
            2.1.3 酶类第68页
            2.1.4 生化试剂与耗材第68页
            2.1.5 引物合成与测序分析第68页
            2.1.6 软件与数据分析第68页
            2.1.7 实验仪器第68页
            2.1.8 主要试剂的配置第68-69页
        2.2 实验方法第69-71页
            2.2.1 甘蓝型油菜的田间种植及杂交组合第69页
            2.2.2 高油酸甘蓝型油菜BnFAE1 基因的克隆第69-70页
            2.2.3 等位基因特异引物设计及PCR扩增第70页
            2.2.4 脂肪酸组成的气相色谱分析第70-7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71-77页
        3.1 高油酸甘蓝型油菜亲本中BnFAE1 基因的克隆及突变位点分析第71-72页
        3.2 甘蓝型油菜BnFAE1 的分子标记开发第72-74页
        3.3 高芥酸/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菜单株筛选第74-77页
    4 讨论第77-78页
    5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三章 调控几个芥酸合成关键基因对油菜种子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第79-108页
    引言第79-80页
    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80页
    2 材料和方法第80-97页
        2.1 实验材料第80-82页
            2.1.1 植物材料第80页
            2.1.2 载体和菌株第80页
            2.1.3 酶类第80-81页
            2.1.4 生化试剂与耗材第81页
            2.1.5 引物合成与测序分析第81页
            2.1.6 软件与数据分析第81页
            2.1.7 实验仪器第81页
            2.1.8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81-82页
        2.2 实验方法第82-97页
            2.2.1 甘蓝型油菜的生长条件第82页
            2.2.2 亚麻荠的生长条件第82-83页
            2.2.3 基因克隆与表达载体的构建第83-89页
            2.2.4 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转化第89-90页
            2.2.5 转基因植株的PCR阳性鉴定第90页
            2.2.6 亚麻荠的转化及阳性种子的筛选第90页
            2.2.7 转基因植株的Southern分析第90-94页
            2.2.8 转基因植株的表达分析第94-95页
            2.2.9 种子中脂肪酸组成分析第95页
            2.2.10 三酰甘油中甘油骨架sn-2 位的脂肪酸组成分析第95-9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97-104页
        3.1 在甘蓝型油菜种子中特异超表达BnFAE1 对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第97-99页
        3.2 在甘蓝型油菜种子中特异抑制BnFAD2 的表达对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第99-101页
        3.3 将BnFAE1 超表达株系与BnFAD2 反义抑制株系杂交对其后代种子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第101页
        3.4 在甘蓝型油菜中表达酵母SLC1 和SLC1-1 以及甘蓝BoLPAAT对其种子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第101-102页
        3.5 在甘蓝型油菜种子中共表达LdLPAAT、BnaA.FAE1 以及RNAi抑制BnLPAAT的表达对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第102-104页
    4 讨论第104-107页
    5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第四章 共表达脂肪酸碳链延长酶复合体不同成员基因对超长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第108-131页
    引言第108-109页
    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9页
    2 材料和方法第109-114页
        2.1 实验材料第109-111页
            2.1.1 植物材料第109页
            2.1.2 载体和菌株第109-110页
            2.1.3 酶类第110页
            2.1.4 生化试剂与耗材第110页
            2.1.5 引物合成与测序分析第110页
            2.1.6 软件与数据分析第110页
            2.1.7 实验仪器第110-111页
            2.1.8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111页
        2.2 实验方法第111-114页
            2.2.1 亚麻荠的生长条件第111页
            2.2.2 基因克隆与表达载体的构建第111-113页
            2.2.3 亚麻荠的转化及阳性种子的筛选第113-114页
            2.2.4 转基因植株的表达分析第114页
            2.2.5 种子中脂肪酸组成分析第114页
            2.2.6 Acyl-CoAs的液相-质谱分析第11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14-127页
        3.1 脂肪酸碳链延长酶基因的各种组合的载体转化亚麻荠第114-115页
        3.2 在亚麻荠种子中仅异源表达LaKCS对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第115-116页
        3.3 在亚麻荠种子中At KCR、At HCD和At ECR中任意一个基因与LaKCS共表达对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第116-122页
        3.4 在亚麻荠种子中共表达LaKCS、At KCR和At HCD对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第122页
        3.5 各转基因亚麻荠株系中Acyl-CoA的分析第122-124页
        3.6 各转基因亚麻荠株系发育种子中脂肪酸含量的动态观察第124-127页
    4 讨论第127-130页
    5 本章小结第130-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42页
附录第142-145页
    附录1第142-144页
    附录2 作者简介和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4-145页
致谢第145-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翻译硕士(法语)实践报告
下一篇:吉尔“认知负荷模式”指导下的法国国家中医院中医培训项目中法交替传译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