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我国现阶段的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研究的不足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第2章 高旧料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变化规律研究 | 第16-31页 |
2.1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16-19页 |
2.1.1 RAP掺量的规定 | 第16-17页 |
2.1.2 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第17-18页 |
2.1.3 不同RAP掺量下最佳油石比确定 | 第18-19页 |
2.1.4 0%RAP掺量最佳油石比确定 | 第19页 |
2.2 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变化规律研究 | 第19-22页 |
2.3 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 | 第22-24页 |
2.4 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稳定性性能研究 | 第24-28页 |
2.5 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性能研究 | 第28-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变异性研究 | 第31-46页 |
3.1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变异的原因 | 第31-32页 |
3.2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级配的变异研究 | 第32-39页 |
3.3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油石比的变异分析 | 第39-42页 |
3.4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含水率的变异研究 | 第42-44页 |
3.5 针对回收路面材料变异性采取的实验优化 | 第44-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第46-60页 |
4.1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性能评价 | 第46-49页 |
4.1.1 老化沥青的性能 | 第46-47页 |
4.1.2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级配研究 | 第47-49页 |
4.2 减小性能变异的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第49-59页 |
4.2.1 实验操作过程造成的变异性 | 第49-51页 |
4.2.2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第51-55页 |
4.2.3 高温性能验证 | 第55-56页 |
4.2.4 水稳定性验证 | 第56-57页 |
4.2.5 低温性能验证 | 第57-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高旧料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优化研究 | 第60-74页 |
5.1 再生沥青混合料不同拌合顺序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 第60-63页 |
5.2 新旧料含水率变化规律研究 | 第63-68页 |
5.3 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温度研究 | 第68-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4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74-75页 |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