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5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6-7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6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6-7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7-13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7-8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8-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3-15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论文创新点 | 第13-14页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5-19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5页 |
2.1.1 政府行为 | 第15页 |
2.1.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 第15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5-19页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5-16页 |
2.2.2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6页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第16-17页 |
2.2.4 邻避效应 | 第17-19页 |
第3章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管理中政府行为状况分析 | 第19-26页 |
3.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管理中政府行为运行状况 | 第19-22页 |
3.1.1 法律规制制定与实施 | 第19-20页 |
3.1.2 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行为 | 第20页 |
3.1.3 教育宣传力度 | 第20-21页 |
3.1.4 资金投入状况 | 第21页 |
3.1.5 其他相关部门的参与状况 | 第21-22页 |
3.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管理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 第22-26页 |
3.2.1 法律规制不完备 | 第22-23页 |
3.2.2 政府角色定位不准确 | 第23页 |
3.2.3 政府宣传教育不到位,民众参与程度低 | 第23-24页 |
3.2.4 政府经费投入“入不敷出” | 第24-25页 |
3.2.5 政府缺乏对市场机制的有效引入 | 第25-26页 |
第4章 发达国家政府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有效管理行为借鉴 | 第26-30页 |
4.1 完善的法律法规 | 第26-27页 |
4.2 高效的政府内部管理机制和管理程序 | 第27页 |
4.3 公众的积极参与 | 第27-28页 |
4.4 资金的有效投入 | 第28-29页 |
4.5 导入市场机制 | 第29-30页 |
第5章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管理中政府行为的优化思路 | 第30-36页 |
5.1 完善相关法律规制 | 第30-31页 |
5.1.1 完善国家层面立法,构建全面立法体系 | 第30页 |
5.1.2 加强地方性法规建设 | 第30-31页 |
5.2 改革政府管理机制,规范政府行为 | 第31-32页 |
5.2.1 改革政府管理机制 | 第31页 |
5.2.2 实行“一元化”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 | 第31-32页 |
5.2.3 规范政府管制行为 | 第32页 |
5.3 引导公众参与 | 第32-33页 |
5.3.1 加强垃圾分类回收宣传教育 | 第32-33页 |
5.3.2 实行合理奖惩措施 | 第33页 |
5.4 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33-34页 |
5.4.1 多元化融资渠道 | 第33-34页 |
5.4.2 检修、更换老旧设备 | 第34页 |
5.4.3 对技术创新给予财政支持 | 第34页 |
5.4.4 建立可行的垃圾收费制度 | 第34页 |
5.5 引入市场机制 | 第34-36页 |
5.5.1 鼓励企业等私人部门参与 | 第34-35页 |
5.5.2 实行产业化管理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