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小说叙事话语范式分析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认知层:历史反思与人的重新认识 | 第12-27页 |
第一节 历史反思:群众史观与进化史观 | 第12-17页 |
一、作家的历史情怀和唯物主义的群众观 | 第13-16页 |
二、悲剧历史的喜剧化认知中的历史进化观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人的认知:发现与存在 | 第17-22页 |
一、人的基本存在形态:回归正常人 | 第18-19页 |
二、人的自主存在形态:精神主体性的人 | 第19-20页 |
三、人的价值存在形态:价值追求的人 | 第20-22页 |
第三节 人的认知:缺席与失落 | 第22-27页 |
一、人是历史因素的符号 | 第23-24页 |
二、人性和道德是拯救历史的力量 | 第24-27页 |
第二章 讲述层:历史进程讲述的多样化与亲历性视角 | 第27-38页 |
第一节 复杂历史与叙事结构的多样化 | 第27-34页 |
一、真实:注重情节的线性叙事结构 | 第27-29页 |
二、复杂:经纬交错立体的结构 | 第29-31页 |
三、光明:喜剧式U型结构 | 第31-34页 |
第二节 叙事视角:历史展现与亲历性视角 | 第34-38页 |
一、见证历史的全知式视角 | 第35-36页 |
二、体验历史的限知性视角 | 第36-38页 |
第三章 语体层:理性反思的直观性语言 | 第38-48页 |
第一节 政治性:类工具化语言 | 第38-43页 |
一、革命化语言 | 第39-40页 |
二、政治意象化语言 | 第40-42页 |
三、忠诚表白的语言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反思性:理性思辨的语言 | 第43-48页 |
一、问题式反思语言 | 第44-45页 |
二、议论式哲理语言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