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青少年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对策研究

摘要第10-11页
英文摘要第11-12页
1 引言第13-19页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9-25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0页
        2.1.1 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及特征第19-20页
        2.1.2 道德与道德教育的内涵第20页
    2.2 理论基础第20-22页
        2.2.1 儿童心理学中的人格发展理论第20-21页
        2.2.2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第21页
        2.2.3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第21-22页
    2.3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缘由第22-23页
        2.3.1 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第22页
        2.3.2 户籍制度的阻碍第22-23页
        2.3.3 农民工自身因素第23页
    2.4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第23-25页
        2.4.1 预防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现实要求第23-24页
        2.4.2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第24页
        2.4.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良好风尚的必然要求第24-25页
3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及道德教育现状实证分析第25-36页
    3.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第25页
    3.2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的现状第25-28页
        3.2.1 道德认知模糊第25-26页
        3.2.2 道德情感淡漠第26页
        3.2.3 道德意志薄弱第26-27页
        3.2.4 道德行为失范第27-28页
    3.3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现状第28-36页
        3.3.1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总体情况第28-29页
        3.3.2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第29-31页
        3.3.3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突显第31-36页
4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6-42页
    4.1 相关制度的影响第36-37页
        4.1.1 户籍制度导致城乡受教育权的不平等第36页
        4.1.2 传统教育制度自身的缺陷第36-37页
    4.2 家庭道德教育缺失第37-38页
        4.2.1 长期分离下的父母教育缺失第37页
        4.2.2 代理监护人重“养”多于重“教”第37页
        4.2.3 薄弱的家庭道德教育缺乏正确的教育观第37-38页
    4.3 学校道德教育功能弱化第38-39页
        4.3.1“德智并重”的道德原则落实不到位第38页
        4.3.2 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僵化第38-39页
        4.3.3 学校道德教育的方式单一第39页
        4.3.4 留守儿童辍学后的学校教育难接续第39页
    4.4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第39-42页
        4.4.1 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第39-40页
        4.4.2 网络媒体的负面效应第40页
        4.4.3 农村不良习俗的影响第40-42页
5 改进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对策第42-50页
    5.1 健全相关制度第42-43页
        5.1.1 打破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壁垒第42页
        5.1.2 完善现行的教育制度第42-43页
    5.2 提升家庭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第43-44页
        5.2.1 强化父母及代理监护人的教育责任第43页
        5.2.2 帮助父母或代理监护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第43页
        5.2.3 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第43-44页
        5.2.4 建立家庭与学校定期联络制度第44页
    5.3 强化学校道德教育功效第44-46页
        5.3.1 转变农村学校教育理念第44-45页
        5.3.2 整合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第45页
        5.3.3 拓宽学校道德教育途径第45-46页
        5.3.4 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制度第46页
        5.3.5 帮助辍学儿童复学以实现教育接续第46页
    5.4 发挥社会文化环境的教育辅助功效第46-48页
        5.4.1 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46-47页
        5.4.2 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第47页
        5.4.3 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第47-48页
    5.5 拓宽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渠道第48-50页
        5.5.1 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义务支教第48页
        5.5.2 提升村委会对留守儿童的帮扶第48-49页
        5.5.3 发展农村经济提升留守儿童的就学比例第49-50页
6 结论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附录第54-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食用菌工厂化环境控制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心理契约违背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工作疏离感与心理弹性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