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择视角下泽口灌区水利设施管护制度创新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20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 1.3 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 2 理论基础:公共选择视角下的公共物品供给 | 第20-23页 |
| 2.1 逻辑起点——公共物品理论 | 第20-21页 |
| 2.2 分析原则——公共选择理论 | 第21页 |
| 2.3 总体目标——多中心治理的制度安排 | 第21-23页 |
| 3 泽口灌区现行管护制度安排与实施现状 | 第23-33页 |
| 3.1 调查样本选取及特征 | 第23-25页 |
| 3.2 水利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情况 | 第25-27页 |
| 3.3 水利设施管护实施情况 | 第27-31页 |
| 3.4 农户参与水利设施管护情况调查 | 第31-33页 |
| 4 泽口灌区水利设施管护制度困境及成因 | 第33-40页 |
| 4.1 水利设施老化待修,管护供需矛盾突出 | 第33-34页 |
| 4.2 地方配套资金缺口,管护经费来源不足 | 第34页 |
| 4.3 政府职能转变阻力大,管养分离难实现 | 第34-35页 |
| 4.4 农户管护参与程度低,缺乏合理监督机制 | 第35页 |
| 4.5 成因分析——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解读 | 第35-40页 |
| 5 泽口灌区水利设施管护制度改革试点的实践 | 第40-44页 |
| 5.1 改革试点的实施步骤 | 第40-42页 |
| 5.2 主要特点分析 | 第42-43页 |
| 5.3 主要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第43-44页 |
| 6 破解管护困境的制度创新对策 | 第44-54页 |
| 6.1 完善设施建设与验收制度 | 第45页 |
| 6.2 科学界定管护主体 | 第45-51页 |
| 6.3 推进设施管护员制度 | 第51-52页 |
| 6.4 健全管护监督制度 | 第52页 |
| 6.5 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 第52-54页 |
| 结束语 | 第54-56页 |
| 注释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