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美学论文--美学理论论文

当代中国“审丑”现象解析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4页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7-8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4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0-14页
第一章“审丑”的历史第14-24页
    第一节 西方美学中“丑”的观念第14-18页
        一、西方古代“丑”的观念第14-16页
        二、西方近代“丑”的观念第16-17页
        三、西方现代“丑”的观念第17-18页
    第二节 中国美学中“丑”的观念第18-24页
        一、中国古代“丑”的观念第19-22页
        二、中国近现代“丑”的观念演变第22-24页
第二章“审丑”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表现第24-36页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审丑”现象第24-30页
        一、娱乐节目中的“审丑”现象第24-25页
        二、影视作品中的“审丑”现象第25-27页
        三、流行时尚中的“审丑”现象第27-28页
        四、网络文化中的“审丑”现象第28-29页
        五、新闻报道中的“审丑”现象第29-30页
    第二节“审丑”心理分析第30-36页
        一、人自身的参与批评心理和否定性需求第30-31页
        二、消遣娱乐心理和心理宣泄功能第31-32页
        三、猎奇心理第32-34页
        四、情感替代补偿心理第34-36页
第三章 当代中国“审丑”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文化反思第36-46页
    第一节 当代中国“审丑”现象产生的原因第36-40页
        一、受众本身的需要第36-37页
        二、媒介的推波助澜第37-38页
        三、经济利益的驱使第38-39页
        四、当下文化的缺失第39-40页
    第二节 对于当代中国“审丑”现象的文化反思第40-46页
        一、“丑”的价值第40-42页
        二、“审丑”是审美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第42-43页
        三、“审丑”的适度原则第43-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鸡PPARγ基因的mRNA 5端克隆、表达及调控分析
下一篇:吴冠中水墨画的形式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