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物资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物资经济论文--中国论文--物资企业经营与管理论文

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中小企业保兑仓融资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3-17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3-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二章 第三方物流企业保兑仓融资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7-25页
    2.1 保兑仓融资的内涵第17-18页
    2.2 保兑仓融资的特点第18-19页
        2.2.1 保兑仓融资具有整体性第18页
        2.2.2 保兑仓融资具有自偿性第18页
        2.2.3 保兑仓融资具有长期稳定性第18页
        2.2.4 保兑仓融资具有风险易控性第18-19页
    2.3 物流企业开展保兑仓业务模式第19-21页
        2.3.1 三方保兑仓融资模式第19-20页
        2.3.2 四方保兑仓融资模式第20-21页
    2.4 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保兑仓融资的理论基础第21-25页
        2.4.1 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第21-23页
        2.4.2 交易成本第23-24页
        2.4.3 贸易自偿性融资第24-25页
第三章 第三方物流与保兑仓业务的现状及问题第25-32页
    3.1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第25-29页
        3.1.1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第25-27页
        3.1.2 第三方物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7-29页
    3.2 保兑仓业务开展现状及问题第29-32页
        3.2.1 第三方物流企业保兑仓业务现状第29页
        3.2.2 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保兑仓业务面临的问题第29-32页
第四章 第三方物流企业保兑仓融资信用风险分析与控制第32-51页
    4.1 物流企业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第32-41页
        4.1.1 影响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的因素选取原则第32页
        4.1.2 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因素的初选第32-37页
        4.1.3 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因素的筛选第37-39页
        4.1.4 构建信用风险管控指标体系第39-41页
    4.2 物流企业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分析模型第41-48页
        4.2.1 信用风险模型的概念第41-42页
        4.2.2 选取样本及数据的处理第42-43页
        4.2.3 主成分分析第43-46页
        4.2.4 Logistic回归分析第46-48页
    4.3 物流企业保兑仓业务客户种类划分及风险对策第48-51页
        4.3.1 保兑仓业务中企业信用风险的层级划分第48-49页
        4.3.2 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控制对策第49-51页
第五章 控制风险条件下保兑仓业务的收益成效第51-57页
    5.1 模型假设与描述第51-54页
        5.1.1 保兑仓系统主体第51-52页
        5.1.2 有关变量参数第52-53页
        5.1.3 保兑仓融资模型的假设第53-54页
    5.2 保兑仓融资模式收益分析第54-55页
        5.2.1 制造商收益第54页
        5.2.2 中小企业经销商收益第54页
        5.2.3 银行与物流企业的收益第54-55页
    5.3 保兑仓融资模式与传统融资模式收益比较分析第55-57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57-59页
    6.1 研究结论第57-58页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思想研究
下一篇:人的“生命尊严”的伦理基础研究--基于康德尊严理论的一种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