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基于β2-AR色谱的芍药甘草汤抗急性哮喘物质基础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哮喘研究状况第11-12页
        1.1.1 支气管哮喘简介第11页
        1.1.2 支气管哮喘致病因素第11页
        1.1.3 哮喘发病机制第11-12页
        1.1.4 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第12页
    1.2 芍药甘草汤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1 芍药甘草汤组方配伍研究第12-13页
        1.2.2 化学成分研究第13页
    1.3 药理作用研究第13-14页
        1.3.1 抗炎作用第13页
        1.3.2 镇痛作用第13-14页
        1.3.3 解痉作用第14页
        1.3.4 抗哮喘第14页
        1.3.5 临床应用第14页
    1.4 药物筛选方法研究进展第14-16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17页
第二章 固定化β_2-AR色谱模型的制备和表征第17-23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实验部分第17-19页
        2.2.1 仪器与试剂第17页
        2.2.2 β_2-AR色谱柱的制备及表征第17-19页
    2.3 结果和讨论第19-21页
        2.3.1 β_2-AR的分离和纯化第19-20页
        2.3.2 β_2-AR色谱柱的表征第20-21页
        2.3.3 β_2-AR色谱柱稳定性考察第21页
    2.4 小结第21-23页
第三章 β_2-AR色谱筛选芍药甘草汤的活性成分第23-31页
    3.1 引言第23页
    3.2 实验部分第23-25页
        3.2.1 仪器与材料第23-24页
        3.2.2 芍药甘草汤提取液及对照品的制备第24页
        3.2.3 β_2-AR色谱柱筛选芍药甘草汤中活性成分第24-2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5-30页
        3.3.1 β_2-AR色谱柱分离芍药甘草汤提取液的活性成分第25页
        3.3.2 芍药甘草汤提取液在β_2-AR色谱柱保留峰的HPLC分析第25-27页
        3.3.3 芍药甘草汤受体柱筛选成分质谱定性分析第27-30页
    3.4 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PF、AF和LQ与β_2-AR的相互作用研究第31-39页
    4.1 引言第31页
    4.2 实验部分第31-32页
        4.2.1 仪器与材料第31页
        4.2.2 色谱条件第31页
        4.2.3 PF、AF和LQ在β_2-AR色谱柱上的保留行为第31-32页
        4.2.4 前沿色谱法研究β_2-AR与PF、AF和LQ的相互作用第3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32-37页
        4.3.1 PF、AF和LQ在β_2-AR色谱柱上的保留行为第32-34页
        4.3.2 PF、AF和LQ与受体相关参数的测定第34-37页
    4.4 小结第37-39页
第五章 PF、AF和LQ对大鼠离体气管收缩的影响第39-49页
    5.1 引言第39页
    5.2 实验部分第39-41页
        5.2.1 实验仪器及药物第39页
        5.2.2 大鼠离体气管环的制备第39-40页
        5.2.3 高钾溶液及Krebs-Henseleit溶液配制第40-41页
        5.2.4 不同浓度实验药物溶液的配制第41页
        5.2.5 PF、AF和LQ对离体预收缩气管的舒张作用第41页
    5.3 结果和讨论第41-47页
        5.3.1 硫酸特布他林对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第41-42页
        5.3.2 PF对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第42-43页
        5.3.3 AF对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第43-44页
        5.3.4 LQ对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第44-45页
        5.3.5 PF、AF和LQ对气管平滑肌舒张作用的量效关系第45-47页
    5.4 小结第47-49页
总结与展望第49-51页
    总结第49页
    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61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CHOP方案应用于成年男女DLBCL患者的疗效比较
下一篇:科学定位前提下的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