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西北干旱地区水利枢纽工程后期的生态修复与整体景观品质提升研究--以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4 研究方法第11页
    1.5 研究内容第11页
    1.6 研究目标第11-12页
    1.7 研究框架第12-14页
    1.8 技术路线第14-15页
2. 水利枢纽工程后期生态修复与景观品质提升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第15-21页
    2.1 基本概念第15-17页
        2.1.1 水利枢纽工程第15-16页
        2.1.2 生态修复理念第16页
        2.1.3 景观品质提升第16-17页
    2.2 相关理论第17-19页
        2.2.1 环境生态学理论第17-18页
        2.2.2 恢复生态学理论第18页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18-19页
    2.3 本章小结第19-21页
3. 国内外水利枢纽工程后期修复治理研究综述第21-27页
    3.1 国内外水利枢纽工程后期治理修复现状综述第21-23页
        3.1.1 国外水利枢纽工程后期现状综述第21页
        3.1.2 我国水利枢纽工程后期现状综述第21-23页
    3.2 我国水利枢纽工程后期生态修复与景观品质提升面临问题第23-25页
        3.2.1 理论研究滞后,技术手段局限第23-24页
        3.2.2 涉及内容单一,生态修复片面第24页
        3.2.3 学科联系忽视,策略拓展受限第24页
        3.2.4 设计实践不足,景观价值缺失第24-25页
    3.3 本章小结第25-27页
4. 西北干旱地区水利枢纽工程后期生态修复与整体景观品质提升研究第27-45页
    4.1 西北干旱地区地域条件对水利枢纽工程后期生态景观的影响第27-28页
        4.1.1 自然地理条件第27页
        4.1.2 气象水文条件第27-28页
    4.2 西北干旱地区水利枢纽工程后期现状分析第28-30页
        4.2.1 水利枢纽工程区域典型性分析第28页
        4.2.2 水利枢纽工程后期的存在问题第28-30页
    4.3 西北干旱地区水利枢纽工程后期生态修复与景观品质提升原则第30-31页
        4.3.1 生态优先原则第30页
        4.3.2 安全可行原则第30-31页
        4.3.3 因地制宜原则第31页
        4.3.4 文脉传承原则第31页
    4.4 西北干旱地区水利枢纽工程后期的整体景观品质提升策咯第31-34页
        4.4.1 地貌景观营造第31-32页
        4.4.2 边坡景观营造第32-34页
        4.4.3 水工设施美化第34页
    4.5 西北干旱地区水利枢纽工程后期景观营造的生态修复策略第34-41页
        4.5.1 边坡修复技术第34-39页
        4.5.2 土壤改良技术第39-40页
        4.5.3 植物应用策略第40-41页
    4.6 生态策略与常规手段对比第41-42页
    4.7 缓解生态受损的施工建议第42-43页
    4.8 本章小结第43-45页
5. 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后期的生态修复与整体景观品质提升研究第45-71页
    5.1 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项目概况第45-50页
        5.1.1 地理区位第45页
        5.1.2 气象水文第45-46页
        5.1.3 设施概况第46-47页
        5.1.4 现有资源第47-50页
    5.2.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后期现状与存在问题第50-51页
    5.3 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后期生态修复与整体景观品质提升植物筛选第51-56页
        5.3.1 南沟门项目区现场植物调研第51-55页
        5.3.2 南沟门项目区观景植物筛选第55-56页
        5.3.3 南沟门项目区固土植物筛选第56页
        5.3.4 植物调研小结第56页
    5.4 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后期生态修复与整体景观品质提升方案设计第56-69页
        5.4.1 拦河坝下游坝面设计第57-59页
        5.4.2 背水面坝趾边坡设计第59-61页
        5.4.3 拦河坝南岸边坡设计第61-64页
        5.4.4 拦河坝北岸边坡设计第64-67页
        5.4.5 管理站东坡土壤修复第67-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1页
6. 结论第71-73页
    6.1 结论第71-72页
    6.2 研究创新第72-73页
致谢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9-81页
图表目录第81-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聋哑高中政治教材开发研究
下一篇: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法防治鼻咽癌放疗后副反应近期疗效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