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论文--信念、意志、行为论文

人际反应倾向对中职生合作倾向和行为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理论综述第12-21页
    1. 合作的定义第12-13页
    2. 合作的理论第13-17页
        2.1 动机理论第13-15页
        2.2 社会表征理论第15-16页
        2.3 利他的群体选择理论第16-17页
    3. 青少年合作行为的研究第17-20页
        3.1 青少年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第17-18页
        3.2 青少年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第18-20页
    4. 人际反应倾向的研究第20-21页
第二部分 整体构思第21-24页
    1. 研究目的第21页
    2. 研究意义第21-23页
        2.1 理论意义第21-22页
        2.2 实践意义第22-23页
    3. 研究框架与假设第23-24页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第24-43页
    研究一 中职生的合作倾向与行为的调查与分析第24-36页
        1. 问题提出第24-25页
        2. 研究方法第25-27页
            2.1 被试第25-26页
            2.2 研究工具第26-27页
            2.3 研究程序第2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7-33页
            3.1 不同性别学生的合作倾向与行为的比较第27-28页
            3.2 不同专业学生的合作倾向与行为的比较第28-30页
            3.3 不同家庭类型中学生的合作倾向与行为的比较第30-31页
            3.4 有无班干部经历对合作倾向与行为的比较第31-33页
        4. 讨论第33-35页
            4.1 中职生合作倾向与行为的性别差异分析第33-34页
            4.2 中职生合作倾向与行为的专业差异分析第34页
            4.3 中职生的合作倾向与行为和家庭完整性的关系分析第34页
            4.4 中职生的合作倾向与行为和学生有无班干部经历的关系分析第34-35页
        5. 结论第35-36页
    研究二 人际反应倾向对中职生合作倾向与行为的影响第36-43页
        1. 问题提出第36-37页
        2. 研究方法第37-38页
            2.1 被试第37页
            2.2 研究工具第37-38页
            2.3 研究程序第3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8-40页
            3.1 人际反应倾向对中职生合作倾向与行为的相关第38-39页
            3.2 回归分析第39-40页
        4. 讨论第40-42页
            4.1 人际反应倾向对合作意向和行为的影响第40-41页
            4.2 共情对合作意向和行为的影响第41-42页
        5.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附录第46-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环境下虚拟机安全隔离运行机制研究
下一篇:疏肝和胃法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