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6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开示制度确立与发展 | 第17-27页 |
2.1 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开示制度的确立 | 第17-23页 |
2.1.1 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的移植 | 第17-21页 |
2.1.2 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开示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21-23页 |
2.2 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开示制度的发展 | 第23-27页 |
2.2.1 国际上关于商事仲裁证据开示制度适用现状 | 第23-24页 |
2.2.2 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开示制度改革动向 | 第24-27页 |
第3章 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开示制度理论困境及出路 | 第27-37页 |
3.1 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开示制度理论困境 | 第27-31页 |
3.1.1 理论困境的具体表现 | 第27-28页 |
3.1.2 理论困境产生的原因 | 第28-31页 |
3.2 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开示制度的出路 | 第31-37页 |
3.2.1 两大法系证据文化的相互协调 | 第31-34页 |
3.2.2 两种诉讼模式的发展与融合 | 第34-35页 |
3.2.3 国际商事仲裁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 第35-37页 |
第4章 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开示制度主要规范与实践考察 | 第37-63页 |
4.1 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开示制度主要规范 | 第37-54页 |
4.1.1 国际仲裁规范 | 第37-47页 |
4.1.2 各国仲裁规范 | 第47-54页 |
4.2 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开示制度实践考察 | 第54-63页 |
4.2.1 国际仲裁实践考察 | 第55-57页 |
4.2.2 各国仲裁实践考察 | 第57-59页 |
4.2.3 实践考察小结 | 第59-63页 |
第5章 我国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开示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 第63-76页 |
5.1 我国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开示制度的现状 | 第63-72页 |
5.1.1 我国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开示制度的规范现状 | 第63-66页 |
5.1.2 我国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开示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66-72页 |
5.2 完善我国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开示制度的建议 | 第72-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