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

抗黑条矮缩病转基因水稻育种新材料的创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17页
    1.1 前言第8页
    1.2 水稻病毒病及发病特点第8-10页
    1.3 水稻黑条矮缩病第10-13页
        1.3.1 水稻黑条矮缩病症状第10页
        1.3.2 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及其基因组结构第10-11页
        1.3.3 病毒传播介体及侵染循环特征第11-12页
        1.3.4 病害流行因素及防治方法第12-13页
    1.4 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遗传研究第13-14页
        1.4.1 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第13页
        1.4.2 品种抗性分析第13页
        1.4.3 品种抗性遗传第13-14页
    1.5 RNA干扰技术第14-17页
        1.5.1 RNA干扰技术原理第14-15页
        1.5.2 RNA干扰技术特点第15页
        1.5.3 RNA干扰技术优势第15-16页
        1.5.4 RNA干涉水稻病毒基因研究第16-17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7-25页
    2.1 实验材料第17页
        2.1.1 转基因受体材料第17页
        2.1.2 菌种和质粒载体第17页
        2.1.3 主要试剂第17页
    2.2 实验方法第17-25页
        2.2.1 PMF-US6双T-DNA表达载体的构建第17-18页
        2.2.2 质粒DNA的提取及纯化第18-19页
        2.2.3 植株RNA的提取第19页
        2.2.4 水稻基因组总DNA的提取和PCR检测第19-20页
        2.2.5 Southern杂交第20-22页
        2.2.6 Northern杂交第22-23页
        2.2.7 外源基因插入点侧翼序列分离第23页
        2.2.8 抗黑条矮缩病自然鉴定第23-24页
        2.2.9 抗黑条矮缩病人工鉴定第24-25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5-42页
    3.1 双T-DNA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苗的获得第25-27页
    3.2 转基因株系中外源基因插入拷贝数分析第27-29页
        3.2.1 靶基因S6RNAi插入拷贝数分析第27-28页
        3.2.2 筛选标记基因HPT拷贝数分析第28-29页
    3.3 部分转基因株系中的小RNA表达分析第29-30页
    3.4 转基因株系的抗病性分析第30-36页
        3.4.1 2015年T_2代转基因混合系抗性鉴定第31-32页
        3.4.2 2016年转基因系抗性鉴定第32-36页
    3.5 转基因株系主要农艺表型分析第36-39页
    3.6 部分转基因株系的外源基因插入位置分析第39-42页
第四章 讨论第42-45页
    4.1 无标记抗黑条矮缩病转基因植株的获得第42-43页
    4.2 抗黑条矮缩病转基育种新材料的创制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
下一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杂交稻天优3611的直链淀粉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