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差异研究--基于结构、集约度和绩效视角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土地利用重点内容研究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与手段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第19-22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9-21页 |
·自然环境概况 | 第19-20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0-21页 |
·数据来源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甘肃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 第22-31页 |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 第22-24页 |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 第22页 |
·土地利用速度变化 | 第22-24页 |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 | 第24-31页 |
·计量地理学方法分析 | 第24-27页 |
·空间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 第27-29页 |
·土地利用程度指数、信息熵分析 | 第29-31页 |
第四章 甘肃省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分析 | 第31-38页 |
·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 | 第31-35页 |
·评价方法 | 第31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31-32页 |
·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时间变化分析 | 第32-34页 |
·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特征 | 第34-35页 |
·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匹配分析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第五章 甘肃省土地利用绩效差异分析 | 第38-46页 |
·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模型 | 第38-41页 |
·构建指标体系 | 第38-39页 |
·指标标准化和权重的确定 | 第39-40页 |
·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模型与内部协调水平模型 | 第40页 |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 第40-41页 |
·数据来源与频率分布特征 | 第41页 |
·土地利用绩效的空间格局及其机理分析 | 第41-45页 |
·土地利用绩效子系统空间特征 | 第41-43页 |
·土地利用综合绩效空间格局 | 第43-44页 |
·土地利用绩效协调度空间差异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六章 甘肃省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第46-53页 |
·驱动因子的定性分析 | 第46-48页 |
·气候及生态环境影响 | 第46页 |
·人口增长 | 第46-47页 |
·经济发展水平 | 第47页 |
·城市化发展与扩张 | 第47页 |
·科学技术水平 | 第47-48页 |
·政策制度导向 | 第48页 |
·驱动因子的定量分析 | 第48-52页 |
·方法与因子选取 | 第48-49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49-50页 |
·主要影响因子关联度排序 | 第50-51页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验证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七章 甘肃省土地利用变化对策分析 | 第53-56页 |
·控制人口规模,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 | 第53页 |
·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严格保护耕地 | 第53-54页 |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 第54页 |
·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 第54-55页 |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公众参与机制 | 第55-56页 |
第八章 结语 | 第56-59页 |
·创新点 | 第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页 |